本文作者为广西医院麻醉科倪玉霞李斌彭镌宝刘敬臣,本文已经发表在《麻醉学大查房》年第一期。 摘要 由于严重多处砍伤患者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对于失血性休克的创伤患者,所有麻醉药均可能加重低血压,甚至可能导致心搏骤停,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麻醉管理具有一定挑战性。丙泊酚是常用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但不适用于血压低的患者,依托咪酯和氯胺酮常被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对严重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麻醉管理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尽早建立粗大静脉通路,以中心静脉、颈外静脉为佳;严密监测动脉血压、心电图(ECG)、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CVP)、血气、尿量等情况,及时纠正酸中毒及低血钙;监测体温,避免低体温;准备充足的血制品,包括压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有条件时可进行床旁凝血功能监测;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3岁,因“刀砍伤致全身多处疼痛、出血5h”由急诊平车推送入院。患者于5h前腰部、头部和右肩背部被刀砍伤致出血、疼痛,当时无昏迷、呼吸困难等不适,医院就诊,经检查考虑诊断:①开放性颅脑损伤;②右肩胛骨骨折;③腰部外伤;④开放性腰椎骨折。经治疗(具体不详),疼痛、出血症状无明显好转,曾输注红细胞4U。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醒,诉头部、右肩部、腰部疼痛并有出血,腹胀、腹痛,双下肢运动及感觉消失,急诊科予抗休克及对症支持治疗,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于患者入院40min后拟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患者在检查时发生心搏骤停,意识丧失,给予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心搏恢复,给予多巴胺静脉输注,维持血压。患者自发病以来,大小便失禁,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平素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和手术史。 急诊查体:体温(T)36.4℃,脉搏(P)次/min,呼吸频率(R)26次/min,血压(BP)60/20mmHg(1mmHg=0.kPa)。神志昏迷,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无抵抗,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全腹紧张。患者昏迷,无法配合,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及脾脏肋下未触及。双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左腰背部可见一长约20cm外伤切口,深至骨面,创面较多渗血。右肩胛部可见一长约10cm外伤切口,深至骨面,创面可见渗血。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腹壁紧张,患者昏迷无法配合检查,存在压痛、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胆囊肋缘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脊肋角无叩痛;肠鸣音减弱,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部枕后环枕关节处可见一刀砍伤,深达肌层。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2.90×/L,红细胞计数2.44×/L,血红蛋白61g/L,血小板计数.00×/L,中性粒细胞比例0.。腹部B超示:①脾破裂可能;②右肾上极包膜连续性中断;③腹腔积液;④双侧胸腔积液。 初步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开放性颅脑损伤;③腰椎开放性损伤;④脊髓损伤并截瘫;⑤右肩胛开放性骨折。经胃肠科、脊骨科、肝胆科、麻醉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会诊后,有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指征。与患者家属沟通后,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请相关科室协助手术。 2.麻醉管理 2.1术前评估 2.1.1实际麻醉术前评估 2.1.2术前评估分析 2.1.2.1气道评估 2.1.2.2循环系统评估 2.1.2.3致残 2.1.2.4暴露 2.2术中管理 2.2.1实际麻醉术中管理 2.2.1.1手术过程 2.2.1.2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 2.2.1.3术中呼吸道的管理 2.2.1.4术中体温监测及脑复苏 2.2.2麻醉术中管理分析 2.2.2.1麻醉药物的选择 2.2.2.2容量复苏和血流动力学维持 2.2.2.3体温监测 2.2.3本例患者的术中管理实践总结 2.3术后管理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5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