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概况

1.1泰迪犬,雄,7岁,5KG

1.2主诉:半月前被大狗咬伤颈部,四肢瘫痪。经抢救住院后仍瘫痪,现饮食正常。大小便能控制。

1.3临床检查

1.3.1视诊:精神沉郁,伸展侧躺。

1.3.2触诊:外周神经学检查-后肢及前肢有深部痛觉,有膝跳反射,有肛周反射,有皮肌反射。脑神经检查—威胁反射,瞳孔反射,眼睑反射,鼻触觉反射,角膜反射等均明显。初诊为四级瘫痪(无法行走,但有深部痛觉,图1)。

图1.检查前状态

1.3.3X线检查

图3.DR颈部侧位

图4.DR颈部腹背位

图5.DR颈部颈椎横突骨折

注:图5为颈部DR腹背位,红色箭头所指区域为第五颈椎横突骨折。因伤情较重,与主人沟通进行病变部位的磁共振(MRI)检查。

1.3.4磁共振(MRI)检查

图6.MRI检查矢状面定位

图7.T1项矢状面4

图8.T2项矢状面4

图9.T2项矢状面(4)

注:图8为颈部T2项矢状面加权像,图9为颈部T2项矢状面加权像标记图,黄色箭头区域内为颈部咬伤引起的组织炎性水肿,在T2项中呈现倒三角形高亮信号。红色箭头为C5段脊髓受影响部位,在T2加权项中成中高信号。

图10.横断面定位

图11.T2项横断面6

图12.T2项横断面7

图13.T2项横断面8

注:图12-14为咬伤部位横断面T2加权项,显示颈部脊柱上方肌肉层有高亮信号,

右侧脊髓表面结构不完整,T2加权项呈中等信号。

MRI检查结果:颈部第五脊柱上方肌肉及软组织层T2加权项呈高信号,病灶为倒三角形,边界不清。第五颈椎脊髓C5-C6段软化,T2加权项呈中高信号,病灶形态为倒三角形(见图9红色箭头)。右侧脊髓表面结构不完整,脊髓内水肿,C5右侧横突骨折,同时进行血常规、生化及C反应蛋白检查。

1.3.5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表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有所上升,血小板有所下降。提示有感染及凝血不良症状。

表2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见ALT有轻微上升,根据病情与咬伤有关。

表3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检查为正常范围

1.3.6医生建议:针灸保守治疗

2、病情分析

瘫痪在兽医临床工作中会不定时遇到,相信很多兽医在工作对于瘫痪的诊断过程或多或少感觉有点经验不足。

临床工作中,神经学检查主要由精神状态、姿势、步态、体位反应、肌肉紧张度、脊反射、感觉和疼痛、尿道功能、颅神经检查组成。通过上述检查可将小动物瘫痪可分为五级。一级:走路正常,背部有压痛;二级:走路摇晃,背部有压痛;三级:无法走路,四肢可动;四级:无法行动,但有深部痛觉;五级:无法行动,深部痛觉丧失。

在触诊过程中先检查外周神经系统,如果外周神经系统没有异常,再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本病例中,通过视诊和外周神经系统检查可确定颈部脊髓受损,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判定为四级瘫痪。对患病动物受损部位定位后,进一步通过MRI检查,真实反映患病部位的生理结构、受损情况、病情发展情况等。

MRI是目前检查脊柱、脊髓病变最佳的无创性方法,特别是对疑为椎管内病变或椎体病变的患病动物,MRI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检查适用于脊柱和脊髓的创伤、肿瘤、感染、血管畸形、脊髓空洞、脊髓变形性萎缩、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本病例通过MRI检查,可精确定位第五颈椎脊髓受损,同时能够清楚显示脊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MRI检查医师采取保守针灸治疗,使得患病动物瘫痪症状有所改善。

常规MRI扫描方向包括矢状面、横断面。当病变位于椎管一侧或者需要观察两侧对称性时,应增加冠状位扫描。怀疑有椎体或锥旁软组织病变时,原则上应进行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扫描。MRI检查影响同时也分为T1加权项和T2加权项。通过对比T1加权项和T2加权项来分析病变部位组织结构和生理状态[1]。

3.讨论

3.1磁共振系统

MRI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的英文缩写,其含义为磁共振成像。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医学新技术的NMR成像(NMRImaging)一词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为了突出这一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放射学家和设备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到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MRI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停止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即产生MR信号。磁共振既检测氢质子的运动。

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与软组织分开。正常脊髓周围有脑脊液包围,脑脊液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为脂肪所衬托,使脊髓显示为白色的强信号结构。

3.2磁共振系统与CT系统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与CT图像非常相似,二者都是“数字图像”,并以不同灰度显示不同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的断面图像。与CT一样,磁共振成像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例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的检查。

磁共振成像无骨性伪影,可随意作直接的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或任何角度)切层,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尤优于CT,磁共振成象借其“流空效应”,可不用血管造影剂,显示血管结构,故在“无损伤”地显示血管(微小血管除外),以及对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方面,有独到之处。磁共振成像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它能敏感地检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故常可比CT更有效和早期地发现病变。

磁共振成像术的主要不足,在于它扫描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需要对患病动物进行麻醉检查,对运动性器官,例如胃肠道因缺乏合适的对比剂,常常显示不清楚;对于肺部,由于呼吸运动以及肺泡内氢质子密度很低等原因,成像效果也不满意。磁共振成像对钙化灶和骨骼病灶的显示,也不如CT准确和敏感。

3.3磁共振系统与X光系统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

X光系统是真实的成像系统,通过电子流,能反应动物机体的真实状态。MRI系统和CT系统是计算机进行验算的数字图像,需要设备计算软件的强大功能。

3.4MRI检查对于临床兽医工作的助力作用

MRI检查在人医检查中已成为常规检查,不仅仅在神经学上MRI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软组织等也有很大的诊断意义。目前全国各地DR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MRI系统只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有散在分布。这跟MRI检查设备的成本有一定关系。医院间及医生间合作MRI检查设备可以很好的为动物神经学、软组织的诊断工作提供精确诊断。

3.5动物脊髓损伤的表现类型

脊髓损伤类型包括脊髓震荡、脊髓挫裂伤和脊髓受压。脊髓震荡是指脊髓单纯功能性损。脊髓挫裂伤可呈脊髓部分或完全断裂,脊髓内可有出血、水肿、液化坏死,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含有血液。脊髓受压可由移位的骨折片、椎体、椎间盘、韧带、异物和脊髓内外出血或血肿压迫引起。

本病例中,泰迪犬由于颈部咬伤,经过MRI检查,可确定为脊髓挫裂伤,基本的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学检查,分为颈椎损伤(C1-C5),尾椎损伤(C6-T5),胸椎损伤(T3-L3),腰椎损伤(L4-S3),骶骨损伤(S1-S3)。其中,颈椎损伤又分为后肢上运动神经(UMN,uppermotorneuron)症状和前肢上运动神经(UMN)症状(UMN症状:无力、软瘫、牵张反射和伸肌反射过强、没有肌萎缩)。本病例就属于颈椎损伤UMN症状[2]。

3.6不同时间段软组织损伤在MRI检查上的不同及预后判断

MRI检查主要检测H质子的运动状态,在咬伤出血的情况下,MRI信号特点呈现不同,根据时间划分为五期:超急性出学期、急性出学期、亚急性、亚急性后期、慢性期。具体信号特点见表4所示。

表4MRI检查不同时间段内出血类型信号特点

本病例,泰迪被咬伤为半个月,在T1加权项中呈中等信号,T2加权项中呈高信号,从MRI信号特点来看,颈部损伤处于急性出血期,所以,不能仅凭受伤时间长短来判定MRI信号特点。

4.总结

经上述检查结果及分析表明:该犬颈部C5横突骨折,MRI检查所见C5脊髓挫伤,C5-C6脊髓软化,功能受到影响。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提示咬伤部位有炎症。

通过MRI检查,精确反应颈部肌肉及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颈部脊髓受损状态,可为医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及对预后情况的判断。MRI检查不仅仅在神经学诊断上为医师提供精确依据,而且在软组织及生理结构等方面也提供了参考意见。所以MRI检查可以作为日常必要的检查手段,为临床工作和动物福利发挥积极作用。

[1]李坤成.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B].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9:P

[2]MARKS.THOMPSON,曹杰.犬猫疾病鉴别诊断[B].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6:P

作者信息:

饶宇腾

执业兽医师,北京农学院兽医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陈武教授;医院有限公司中西结合国际动物诊疗中心核磁共振诊断专任医师。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19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