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骨骼外固定支架,是介于内固定和外固定之间的一种,采用BO(Bio-logicalosteosynthesis)生物学内固定原则的固定,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内固定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操作简单、对骨质血供破坏少等优点,被常用于小动物骨折手术中,尤其针对开放性骨折及粉碎性骨折,伤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需要在限定的时间进行,一般都选择骨骼外固定器进行固定,笔者最近接诊一例猫双侧胫骨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用骨骼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后期恢复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家猫,10岁,公猫,已免疫,未做绝育,从9楼摔下导致两侧胫骨骨折,其中一侧为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

  2基本检查

  患猫双侧后肢不能行走,躺卧在地,同时可见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右侧胫骨内侧皮肤有5cm*3cm大小伤口,可见胫骨暴露在外,内侧触诊患肢表现疼痛并可听到摩擦音。

  3临床检查

  3.1影像学检查

  患猫取正侧位拍片,可见左右两侧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见图1、图2。

图1左胫骨粉碎性骨折

图2右侧胫骨粉碎性骨折

  3.2血液学检查

  采血,用血球仪记数,未见明显异常,见表1。

表1血常规检查结果

项目

单位

结果

提示

参考范围

WBC

/L

8.5

6-16.9

RBC

/L

7.54

5.5-8.5

HGB

g/dL

24

-

HCT

%

46

37-55

MCV

fL

62.7

60-70

MCH

pg

23.4

20-25

MCHC

g/dL

37.4

-

PLT

/L

-

LYM%

%

9.9

OTHR%

%

82.6

EO%

%

8.5

LYM#

/ul

0.7

0.7-5.1

OTHR#

/ul

6.1

EO#

/ul

0.7

  3.3生化和血气检查

  采血,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轻度升高,转氨酶升高,怀疑肌肉或者肝脏的损伤,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未见明显异常,见表2,表3。

表2生化检查结果

项目

数据

提示

单位

参考范围

AMYL

U/L

-1

ALKP

51

U/L

46-

ALT

U/L

8-75

TBIL

6

umol/l

0-14

BUN

7.3

umol/l

2.5-10.4

CREA

78

umol/l

27-

PHOS

1.9

mmol/l

1.65-3.35

GLU

12.5

mmol/l

4.28-8.33

TP

66

g/l

48-72

ALB

30

g/l

21-36

CHOL

3.34

mmol/l

2.58-10.34

Ca

1.99

mmol/L

1.95-3.15

GLOB

37

g/L

23-38

表3血气检查结果

项目

数据

提示

单位

参考范围

PH

7.35

7.31-7.42

PCO2

40

mmHg

32-49

HCO3

22.3

mmol/l

20.0-29.0

AnGap

11

mmol/l

0-14

tCO2

31.2

mmol/l

2.5-10.4

Na+

mmol/l

-

K+

4.0

mmol/l

3.5-5.8

Cl-

mmol/l

-

  4诊断

  综合以上检查,诊断为左侧胫骨中段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右侧胫骨中段为闭合粉碎性骨折,属于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为控制感染,避免过多损伤局部组织,根据患宠的年龄、骨折类型、营养状况以宠物的配合情况术前进行充分骨折评估,运用BO骨折愈合原理,采用骨骼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左侧胫骨骨折采用单侧Ⅰb型骨外支架,右侧胫骨骨折采用单侧Ⅰa型骨外支架进行固定。

  5手术治疗

  5.1麻醉和术前用药

  术部剃毛,消毒,术前给阿托品,头孢唑啉静脉推注,丙泊酚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异氟烷维持麻醉。

  5.2手术通路

  由于一侧开放性的骨折,为防止感染,先进行封闭性一侧骨折固定,再固定开放性骨折。

  右侧:

  1.手术在胫骨内侧近端和远端各做一小切口,分离皮下脂肪;

  2.避开内侧中部的神经和血管,在切口处暴露胫骨干;

  左侧:

  1.手术在胫骨内侧从近端至远端做一切口,分离皮下组织;

  2.避开内侧中部的神经和血管,暴露胫骨干;

  5.3骨折内固定

  1.右侧胫骨骨折处复位,在骨折断端穿透皮肤埋置各两根螺纹针,调整角度和长度,外侧用固定杠连接螺纹针并固定骨折端两侧,连接杆不能直接贴合皮肤,与皮肤保持0.5-1CM左右距离,采用单侧Ⅰa型外架进行固定;

  2.左侧胫骨粉碎性骨折,局部冲洗,保护血供;

  3.用环扎钢丝进行骨碎片固定,采用单侧Ⅰb型外架进行固定,头侧和内侧各埋置一个外架;

  4.术部冲洗,间断缝合,术后影像如图3、图4、图5、图6。

图3左侧胫骨外架固定

图4左侧胫骨外架固定

图5右侧胫骨外架固定

图6右侧胫骨外架固定

  一个半月后,患猫能行走,左侧针孔处皮肤刺激严重,已形成部分骨痂,拆除左侧部分支架,如图7、图8。

图7左侧胫骨外架固定

图8左侧胫骨外架固定

  5.4术后护理

  术后恢复较好,限制运动,术后第二天能点地行走,一周走路正常。

  6小结

  使用骨骼外固定器固定常采用骨折固定BO原则,要充分了解BO愈合的原理,BO愈合原理采用二期愈合,骨折愈合会伴随髓腔内和皮质外的大量骨痂生成。

  BO:生物学内固定(BO,Bio-logicalosteosynthesis)原则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的血运,固定坚强而无加压,所以BO固定原则有以下几个优点:

  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

  2.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需复位的较大的骨折块,也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

  3.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

  4.减少内固定物与所固定骨之间的接触面。

  5.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骨骼外固定器在有些手术中,有其特有的优势,以下几类情况最适合运用骨骼外固定器技术:

  1.四肢开放性骨折是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最主要的适应证。尤其是有广泛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往往呈粉碎型,外固定支架几乎是唯一的有效固定方法。

  2.合并有广泛软组织搓伤的闭合性骨折。

  3.伴有严重损伤的肢体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后,便于伤面处理。

  4.难以用其他固定维持定位或因某些原因无法使用内固定的骨折。

  5.感染性骨折:曾使用其他固定后伤口感染的骨折,需更换固定者,往往只有骨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为感染的处理提供条件。

  骨骼外固定器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注意事项,骨骼外固定器在固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在穿针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造成针孔或骨质的感染,经常检查针孔,定时更换敷料,并应用抗生素。

  2.每日检查钢针在固定处有无松动。松动的钢针易于滑出,也失去了加压和牵引的作用,还容易引起针孔感染,应及时调整。

  3.若已有感染,不要急于拔针,首先对针孔部位进行消毒、扩大针孔进行引流,加大抗生素用量。如感染严重,处理无效情况可终止固定拔除钢针。

  4.穿针操作时,要熟悉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穿针时使用手摇钻或低速电钻,避免热灼伤造成骨不连。

  5.穿针既不能靠近骨折端,也不能远离骨折端。

龙伦瞻

医院骨外科专家

  从业多年,累计接诊病例3万余例。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欧洲《AOVET小动物骨科》培训,多次前往国内高校、台湾等地参加高级骨科、脊椎外科等高难度的培训,小动物骨科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擅长小动物膝关节再造手术、关节融合术、股骨头圆韧带再造手术、十字韧带再造手术,年接诊各类复杂骨科手术逾余例。

主要研究方向:骨外科

医宠荟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环鏍?
鍖椾含姣旇緝濂界殑瀹炴儬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40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