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医学杂志》年第28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肝外伤的救治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医院第二六三临床部年1月至年3月,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救治肝外伤32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33.7岁。致伤原因为撞击挤压伤13例、坠落10例及锐器伤9例。闭合性损伤23例,开放性损伤9例。单纯肝外伤25例;复合性肝损伤7例,其中脾破裂1例,胃破裂并小肠破裂1例,小肠破例1例,肠系膜损伤2例,肾损伤2例。根据Moore分级标准[1]: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4例。同期肝损伤共55例,非手术治疗15例,为Ⅰ~Ⅱ级。开腹手术8例,Ⅳ~Ⅴ级,其中死亡2例。32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来院时血压基本正常,心率60~次/min,CT扫描和(或)B超提示腹腔积液,无明显休克表现。肝轻度损伤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损伤,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1mmHg=0.kPa)等休克症状,心率高于次者,迅速行开腹手术,以利控制肝门,减少出血总量。所有锐器造成的肝损伤首选腔镜探查,防止漏诊。 2.手术方法: 依据术前CT片等,估计腹腔内出血量,配好适量悬红细胞及血浆。准备好自体血回收机。气管插管全麻。采取仰卧头高足低位,依据受伤部位,左右倾斜。于脐部置10mm穿刺器,置入斜角腹腔镜。其余各孔依据损伤位置,可选择在剑突下、肋下数厘米的左右锁骨中线上和腋前线上。一般总共需要3~5孔。原则是操作孔之间≥6cm,尽量与损伤处呈等腰三角形。进腹后,迅速吸净血液,寻找血块集中处,此处多为损伤部位。除去血块,观察损伤程度。先行止血,可用电刀,氩气刀,超声刀,止血夹,创面8字缝合等。32例中采用电凝止血、可吸收止血纱布覆盖加喷止血胶法5例,肝缝合修补术20例,清创性部分肝切除术7例。术后肝周放置引流管1~2根。 二、结果32例无中转开腹,无2次手术,无死亡。术中同时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例,小肠修补2例,胃修补1例,肠系膜修补止血2例。手术时间30~min,平均85min。住院天数5~12d。术后并发症:肝缝合修补术后出血1例,即术后鲜红色血性引流液总量ml,经保守治疗,痊愈。止血纱布加喷胶法术后胆漏1例,经引流5d后治愈。胸腔积液7例,其中5例为清创性肝切除术后,2例肝缝合修补术后。其中1例胸腔积液较多者经穿刺引流后治愈,其余保守治疗痊愈。其中2例同时并发肺感染,考虑因同侧肋骨多发骨折、创伤性湿肺造成,与手术无直接关联,对症治疗后痊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32。术后1个月复查,肝内低密度影2例。考虑肝内血肿,未予特殊处理,随访6个月,自行吸收。 三、讨论肝脏损伤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往往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严重的肝脏损伤,病死率较高[2]。肝脏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3]:非手术治疗,以临床观察为主;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又分成腹腔镜下手术,开腹手术。临床工作中需正确地选择治疗方式。此外,有学者采用肝血管介入栓塞的方法[4],目前该方法多作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其疗效有待于循证医学的证实。 根据肝外伤程度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探查。非手术治疗,主要针对Ⅰ~Ⅱ级肝损伤。主要采用临床观察,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5]。如肝包膜下血肿延迟破裂大出血;还容易漏诊其他脏器损伤,如肠系膜破裂出血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选择腹腔镜探查手术的逐渐增多。因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手术切口小,不遗留明显瘢痕,术后疼痛轻,患者易于接受。另外,腹腔镜本身就具有诊断作用。下列情况应积极手术探查,(1)当不能准确判定肝损伤的等级,不能肯定非手术治疗一定能保证患者安全;(2)不能明确腹腔内是否还有其他脏器损伤,腹腔积液较多者;(3)锐器伤,只要CT或B超发现腹腔积液,或术前简单探查证实腹壁已被刺透,应主动选择腹腔镜探查手术。本组有一病例,刀刺伤,锐器刺穿左肝后,又刺透胃前后壁,伤及胰腺边缘,直到手术即将结束,冲洗腹腔时,才发现在屈氏韧带附近的十二指肠末端还有一个不到5mm的破口。我们采用腹腔镜探查,即使探查结果肝损伤在Ⅱ级以下,无其他脏器损伤,但为利于术后观察,给予放置引流管,以保证伤者安全。积极的腹腔镜探查,患者和医生双方均受益。患者避免了因延迟大出血及延时手术给身体造成的伤害。而医生也避免了因漏诊和延误手术时机所带来的职业风险。因此,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出现,降低了手术治疗肝损伤的门坎,同时,减少了漏诊及迟发性肝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 根据伤者体征、术前检查结果选择腹腔镜手术或直接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长短。腹腔镜有探查视野广,放大视野的作用。但其是二维效果,目前广泛使用的腹腔镜体为硬镜,有视野盲区。肝脏的膈顶处,不易被腹腔镜看到。腹腔镜手术使用的专用器械,无手术医师手的直接触觉,灵活性也不如手指。目前,腹腔镜在腹腔内手术的操作速度也不及开腹手术。并且,开腹手术中术者可以迅速以左手控制肝门,减缓出血。所以,在出血速度较快的病例,伤者已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情况时,应考虑开腹手术。术前CT、超声检查提示腹腔积液中等量以下,心率、血压尚平稳,非肝顶部损伤者优先考虑腹腔镜手术。 减少术中转开腹率。术前争取行肝CT检查,仔细分析伤情,只要伤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或经过短暂抗休克,血压可维持在80mmHg以上,即可行CT检查。通过仔细阅片,判断腹腔的积液量,肝脏损伤范围、深度,初步分级,决定治疗方式。本组病例术前均做了CT检查。病情较危重的,可于急诊室行床旁超声检查,也是判断实质脏器损伤程度的有效方法,但其直观性不如CT。熟练掌握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手术方法,也是减少中转开腹的技术保障。另外,良好的腹腔镜配套设备,止血效果可靠的电刀、超声刀、智能双极电凝等,也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 腹腔镜治疗肝外伤手术方法的选择。腹腔镜探查明确肝脏损伤后,止血和防止术后胆漏是手术的主要目的。轻度肝损伤可以采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填塞、喷涂止血胶、缝合修补、放置引流等。重度肝损伤可采用清创性肝切除、肝血管修复、纱垫填塞二期取出[6]等术式。当肝缝合修补后,止血效果仍不满意的情况下,要果断采用清创性肝切除的方法,以达到确切止血的目的。个别病例因肝损伤处位于肝脏边缘,或已基本自行撕脱,也可实施肝组织的小块切除。本组无肝脏大血管破裂者,也未采用纱垫填塞等方法。有2例患者,腹腔镜下多次缝合修补后,仍见肝创面有鲜红的血液渗出者,考虑肝脏损伤深处止血不够彻底,果断打开肝脏破裂创面,采用沿肝破裂处的清创式不规则肝切除,同时处理保留端的肝创面,逐点结扎或缝合创面上的各个管道。肝脏损伤范围较大者甚至采用近半肝切除,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如果,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尚不成熟,必须立即转开腹。本组病例中有7例采用了腹腔镜下肝不规则切除。如术中犹豫,或抱有侥幸心理,送回病房观察,部分伤者可能造成二次手术风险,甚至因出血过多,不能耐受两次手术打击而死亡。 并发症的预防。本组病例中,无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导致二次手术的病例,所有并发症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出血和胆漏,只要手术中操作仔细认真,是可以避免的。胸腔积液也可以通过术中操作轻柔,提高腔镜技术,减少手术时间,使其发生率下降。 总之,肝脏外伤是腹部损伤中危险度高,较难处理的外科常见创伤。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肝外伤的诊治又增加了一种有效手段。使肝外伤的诊断及分级更加精准,使治疗更加及时,更加微创化,伤者的术后恢复加快。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12-30) (本文编辑:陈新石)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6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