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执医实践技能操作,考官发问汇总& 1、无菌板块1、戴无菌手套 1.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不是应先冲洗手套?为何? 答:应当冲洗。由于滑石粉进入腹腔,可能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2、穿手术衣 1.1台手术结束,需要继续第二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时,是先脱手套还是先脱手术衣? 答:在助手的帮助下,先脱手术衣。 2.穿手术衣后,要确保哪些区域无菌无污染? 答:手术衣前面,上下从肩部到腰部,两侧腋中线之间及双手臂区域。 3.手术中术者肘部触及没有穿无菌手术衣的观摩者,怎么办? 答:更换手术衣或带无菌套袖覆盖污染部位。 4.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该如何更换?理由何在? 答:背靠背转体换位。由于胸前均为无菌区,背靠背可以避免污染。 3、穿、脱隔离衣 1.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衫触及到脸部,怎样处理? 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脸部。 2.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清洁部位是那些? 答:应当每天更换,湿润或污染的立刻更换。清洁部位是腰部以上。 3.穿了隔离衣,就可以进入清洁区,对吗? 答:不对,穿了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脱下来的隔离衣应如何放置? 答:脱下来的隔离衣应折叠悬挂,应将清洁面反叠向外,而不是污染面朝外。 4、手术区消毒 1.感染切口与清洁借口的皮肤消毒一样吗? 答:不一样。感染切口皮肤消毒的方向是由外向内,清洁切口的皮肤消毒方向是由内向外。 2.铺好的4块手术巾在手术中是不是可以移动?原则是什么? 答:可以,原则是只能由手术区往外移动,不可以向内移动。 3.各部位手术的消毒范围如何? 答: (1)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头及前额。 (2)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面唇、颈及上胸部。 (3)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甲状腺手术) (4)锁骨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中1/3交界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5)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6)乳腺根治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如大腿取皮,则大腿过膝,周圈消毒。 (7)上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胃大切手术) (8)下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阑尾炎手术) (9)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 4.铺无菌巾、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铺巾、单顺序:先铺无菌巾,再铺无菌单。 (2)铺巾顺序:先铺铺巾者对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铺巾者一侧。 (3)无菌手术切口周围最少盖有4层无菌巾、单。 5.油污,胶布的去除方法?两次碘酊消毒间为何要等待?等待时间是多少? 答:汽油,松节油清除。两次碘酊消毒间隔缘由是为了充分灭菌,和等待第一次消毒略风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一般等待1分钟。 6.胃手术是不是要备皮?为何? 答:需要备皮。备皮关系到术后切口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7.左半结肠癌消毒时,如果中间留有空白怎么办? 答:重新再消毒。 答:可用0.1%洗必泰。 8.腹股沟直疝,问消毒范围和铺洞巾顺序。 答: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1个医治巾卷成球塞在阴囊下,再按顺序铺4块医治巾对面,下面,上面,铺巾者一面-上巾钳-铺头架-铺中单-铺孔巾。 9.用%碘酊和0.5%的碘伏消毒,在操作上有甚么不同? 答:碘酊消毒涂擦皮肤3遍,待干后,需要用70%酒精脱碘2遍,使用碘伏消毒无需脱碘。 10.在成人脐部消毒时,只能选用碘伏吗? 答:不是。可以用碘伏,也可以选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 11.碘酒能不能杀灭芽孢? 答:可以。由于碘酒具有氧化破坏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沉淀,故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也有杀灭作用,就连最不容易杀死的细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常见的如破伤风芽孢涂用碘酒后就可消灭它。因此,碘酒常用于外伤伤口消毒。 12.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几遍? 答:2遍 5、换药 1.阑尾炎术后3天伤口愈合好,问下一次换药是什么时候?换药时注意视察伤口甚么? 答:下一次换药时间一般为术后第5—7天。注意视察切口有没有红肿、压痛和渗出物等切口感染的表现。 3.如果用碘酊消毒,两遍消毒之间应当间隔多长时间? 答:应当间隔1~2分钟或等到前一次消毒液干燥以后,以到达消毒效果。 4.换药时,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如果是斜切口呢?斜着贴与躯干垂直吗? 答: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其目的是为了敷料的稳定,与切口方向关系不大。 5.粘贴胶布的方向是什么? 答:盖上无菌干纱布,以胶布粘贴固定,胶布粘贴方向应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倘创面广泛、渗液多,可加用棉垫,或关节部位胶布不容易固定时须用绷带包扎。 6.气性坏疽患者伤口换药需要注意甚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7.换药时发现创面肉芽出现水肿,选用%盐水湿敷,理由是什么? 答:%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水肿。 8.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 答:主要方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9.引流条有几种? 答: (l)纱条:一般用于浅部伤口,有油纱条(浸凡士林或石蜡油制成)和盐水纱条。 (2)香烟式引流条:用于渗液不多的深部创腔。 (3)胶管: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如肝叶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甲状腺术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等,是目前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 (4)套管式塑料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深处。 (5)胶皮膜:用于腔隙较窄的伤口,如脑、关节、甲状腺等手术切口,伤口可较快愈合。 10.手术伤口可见黄色液体是什么原因? 答:感染和脂肪液化 2、护理板块(吸痰、吸氧、插胃管、导尿) 1、吸痰 1.吸痰时患者出现恶心、咳嗽明显,怎样处理? 答: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以调剂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人吸气时插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减缓后再吸痰。 2.上级医师在吸痰中,会左右旋转、上下提插的动作,为何? 答:有些时候气管内分泌物稠厚,这样操作是增加吸痰管同分泌物的接触面,提高吸痰效果。 3.一次吸痰持续时间最长为多少?再次操作间隔多长时间? 答:一次吸痰延续不超过15秒。间隔3—5分钟再吸。 2、吸氧 1.为何大手术以后常给予吸氧 答:通常情况下,麻醉及疼痛等容易造成呼吸幅度受限,而致使缺氧。 2.湿化瓶的用处 答:使吸入气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3.从用氧安全的角度斟酌,对氧气装备要注意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防火、防热、防油和防震等。 4.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时如何掌握吸氧浓度?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5.吸氧的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枕法、鼻塞法。 6.患者的吸氧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增进组织新陈代谢,保持机体生命活动 吸氧操作完成后记录甚么内容? 答: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 给氧的时候为何要检查鼻腔 答:清算异物分泌物,保持通畅 3、插胃管 1.胃管完全插入,是不是能更好的引流? 答:不能。完全插入胃管在胃内容易蟠曲,反而影响引流效果。 2.若在插胃管进程中,出现呛咳,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管,减缓患者紧张情绪后,重新插胃管。 3.胃管引流时,是不是负压越大效果越好?为何? 答:不是负压越大效果越好。负压过大可能使胃粘膜梗塞引流管入口,影响引流效果,乃至损伤胃黏膜。 5.在插胃管进程中,出现恶心,如何处理 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减缓紧张,检查口腔内无胃管蟠曲后继续操作 6.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剂患者头位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是的15CM,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部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4、三腔两囊管止血法 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如胃管通畅,如何直接判断止血效果? 答:可以抽吸为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若无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已控制。 2.三腔两囊管牵引进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定期放气减压,避免牵引力过大。 3.为什么使用三腔两囊管前要先给患者喝石蜡油? 答:可以减轻食管粘膜、胃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发出血。 4.三腔两囊管为什么要定期放气? 答: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下端或胃底粘膜,致使糜烂和缺血坏死。 5、导尿 1.如果膀胱高度充盈,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量少许,为何? 答:不应超过ml,以避免出现血尿或虚脱。 2.为男性患者导尿,为何要将阴茎提起? 答:由于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生理曲折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定角度可方便导尿管插入。 3.导尿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尿潴留、泌尿系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缘由少尿无尿并可疑尿路阻塞、膀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4.用Foley导尿管导尿时,在给球囊注水前要特别注意甚么问题? 答:一定要保证球囊完全位于膀胱内,以避免注水时损伤尿道。 5.留置导尿超过3周,需要中断引流,间隔多少时间放尿一次? 答:中断引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膀胱容量,需要将引流管夹闭,间隔3—4小时开放一次。 3、穿刺板块(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动静脉穿刺) 1、动脉穿刺术 1.血气分析检查时,动脉穿刺抽血后,为何要将注射器针头立即插入软木塞? 答:为了避免抽取的动脉血接触空气,影响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 2.血气分析检查处在股动脉处采血,通常还可以在哪些动脉采血? 答:还可以在桡动脉或肱动脉处采血。 2、静脉穿刺术 1.如深静脉穿刺中误入动脉,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5分钟,如局部无明显淤血,可继续深静脉穿刺。 2.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需要长时间输液者;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者;采血困难者;需中心静脉压测定者等。 3.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分别是?如遇四肢没法穿刺,还有那些部位可以穿刺? 答: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并没有固定要求。择手足部位的较直、管腔稍粗一些的血管。如四肢没法穿刺,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 4.浅静脉炎有哪些表现? 答: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形呈条索硬化改变。 3、胸腔穿刺术 1.胸穿时为何要求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2.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多少胸水? 答: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50~ml胸水。 3.医治性胸腔穿刺抽液量为多少? 答:首次抽液不超过ml,以后每次不超过ml。 4.气胸穿刺的部位。 答: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5.胸腔穿刺刺到肺会引发什么病? 答:气胸 6.胸膜反应是什么? 答: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医治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进程中,患者出现的连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乃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是胸膜穿刺进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胸膜反应可明显减少 4、腹腔穿刺术 1.对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量不超过多少?为何? 答:一次放液量不超过ml,放液过量可引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2.大量放腹水后,为了避免负压骤降,通常采取甚么措施? 答:操作终了后,腹部放置沙袋加压。 3.穿刺后为何要腹带加压? 答:加腹带能避免腹内压迅速下落。 4.腹腔防大量积液时,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腹水漏出? 答:进针操作要斜行进入。 5.腹穿进针角度为何要先垂直再倾斜? 答:腹腔密闭,避免腹水外流 6.能不能一次抽净腹水? 答:不能。可能会引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7.大量腹水腹穿时注意甚么? 答:总量不冲超过ml,加压包扎 5、腰椎穿刺术 1.腰椎穿刺后为何要去枕平卧? 答:为了避免低颅压头痛。 2.腰椎穿刺术的忌讳证有哪些? 答:疑有颅内高压,且有明显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脑疝先兆者;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休克、衰竭、濒危状态者;穿刺部位有炎症者。 3.腰穿时出现落空感,说明针头穿过了哪些结构? 答: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顺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膜),进入蛛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 6、骨髓穿刺术 1.如穿刺中未能抽取骨髓液,应如何处理? 答:应插入针芯,调剂穿刺深度或方向;更换穿刺部位或作骨髓组织检查。 2.做骨髓涂片、骨髓培养时,应如何处理? 答:骨髓涂片的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好,骨髓培养的骨髓吸取以1~2ml为好。 3.骨髓穿刺的部位有哪些? 答: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4.骨穿的位置,深度 答:穿透骨质,有落空感 4、急救板块(清创缝合、骨折、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电除颤、止血包扎、外科基本操作) 1、清创术 1.哪些开放性伤口斟酌清创后一期缝合 答:伤口6~8小时内;伤口污染轻的不超过12小时;头脸部伤口在24~48小时内可斟酌一期缝合 2.清创的目的是什么 答:最大程度减少伤口的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3.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感染 答:术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检查时,要注意检查哪些组织有损伤? 答:要检查有没有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等组织损伤. 5.清创时清算伤口要尽量保存哪些组织? 答:应尽量保存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腱 2、骨折 1.如果没有夹板类硬物,四肢骨折还可以如何固定? 答:下肢骨折可以运用健肢固定法,将患肢与健肢捆扎固定;上肢可以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廓上 2.夹板长度为何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 答:通过限制骨折两端的活动,减少骨折断的移位,避免加重疼痛或致使更大的损伤。 3.如果伤员伴随颈椎损伤,搬运时还应注意甚么? 答:一个托住其头部并向头端牵引,其余人协助一致将伤员平直抬到硬板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物等固定。 4.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原则是什么? 答:保持伤员脊柱伸直位,严禁脊柱曲折。 5.骨折外固定目的?活动性出血要如何处理? 答:固定可以保持整复后的位置不变,增进骨折愈合。急救时外固定能避免二次损伤,并能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慎用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橡皮止血带或充气止血带,须衬以布料。 记录上带时间,每1小时松解1次,每次1-2分钟。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同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6.胸椎骨折的搬运和脊柱损伤的搬运一样吗? 答:搬运是一样的,应注意保护颈部。 7.外固定有多少种?小夹板固定的运用指征? 答:骨折外固定包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和牵引固定。 小夹板固定的指征: ①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力强大,需结合延续骨牵引。 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 ③四肢陈腐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3、心肺复苏 1.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同时停止,一个人独自在现场抢救患者,如何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急救? 答:胸外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压5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患者做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与视察自主呼吸的恢复。按压频率-次/分钟。 2.人工呼吸时,为了多给患者输送些氧气,是否是尽可能多吹些气?时间多长适合? 答:不是。每次呼气应在1秒钟以上便可见到胸部起伏为准。应当避免过度吹气或吹气过于用力,以避免心输出量下落。 3.婴幼儿做胸外心脏校按压的部位在哪里? 答: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 4.心脏按压的有效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瞳孔较前有所缩小;颈股动脉出现搏动;皮肤变红润,紫绀减轻或消失。 5.边按压边视察,应如何操作? 答:每5个周期视察1次 6.颈动脉按住不能超过几秒? 答:不能双侧同时按压。单侧按压不超10秒。 7.人工呼吸时,吹气量是多少?如何简单判断效果? 答每次吹气量-ML以见到胸部有起伏为准 8.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答:不超过15秒。 9.人工呼吸时,患者取甚么头位呼吸道最通畅? 答:头部后仰,下额向上提起,下额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4、简易呼吸器 1.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当如何操作? 答: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患者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到达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气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 2.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各种缘由而至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②临时替换呼吸机;如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或机械通气患者做特殊检查,可临时运用简易呼吸器代替。 3.如果呼吸器操作中单向阀遭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该如何处理? 答:(1)自病人处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 (2)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3)将单向发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4)使用终了应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以保持最好的备用状态。 5、电除颤 1.除颤后转为细颤该怎样处理? 答由粗颤转为细颤,除颤成功率仅为1/3,此时应在人工心肺复苏的同时注射肾上腺素0.5~1mg后重复电击除颤。 2.患者产生心脏暂停后,现场没法做心电图检查,能否直接进行点击除颤? 答:可以。 3.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有甚么区分? 答:同步电复律正好与R波同步,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在心室的复极期放电而致使室颤,主要用于除室颤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而非同步复律可以任意时间即刻放电,用于室颤。 5、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剪线、拆线) 1.上腹部、下腹部、四肢、背部手术的切口拆线时间分别是多长? 答:上腹部、背部的切口7~9天拆线,下腹部6~7天;四肢缝合的切口10~12天拆线。 2.手术中经常使用的止血方法有哪几种? 答: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药物止血、止血纱布等。 3.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斟酌延迟拆线? 答:①慢性消耗性疾病;②代谢异常;③切口张力大;④年老体弱;⑤运用激素类药物;⑥切口血供差。 4.执刀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合于何部位手术? 答:手术刀的持握方法有,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气力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避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5.止血带一般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每次放松多长时间? 答:一般应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然后再次上止血带。 6.止血带扎绕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答:止血带扎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 7.手指外伤出血、用指压法压迫哪条血管可止血?并摹拟演示。 答:压迫伤指的指动脉,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患指根部两侧。 8.哪种情况斟酌延迟拆线? 答: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斟酌适当延长拆线时间。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 9.如果四肢开放性伤口出血活跃,急救现场如何控制出血? 答:应在出血点近心端止血带止血。 10.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 答:应该是在上臂的中上1/3处。 补充:三角巾包扎专题 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急救包的封皮扯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其内的消毒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胡蝶形等。这些形状多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处的包扎。使用三角巾,两底角打结时应为外科结,比较牢固,消除时可将其一侧,边和其底角拉直,便可迅速地解开。 (1)头部包扎法 ①头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②脑组织膨出的包扎法:遇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不可压迫包扎,要先用大块消毒湿纱布盖好,然后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膨出的脑组织,再用三角巾包扎。 ③头顶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两耳上缘拉向头后部,在枕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经两耳垂下向前拉,1底角包绕下颌到对侧耳垂前下,与另外一底角十字交叉后,又分别经两耳前上提到头顶打结,再将顶角反折到头顶部,与两底角相遇打结 (2)脸部包扎法 ①单侧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对折双层,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外一手将底边的一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脸部,并绕颏下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②面具式包扎法:用于广泛的脸部损伤或烧伤。方法是将三角巾的顶部打结后套在下颏部,罩住脸部及头部拉到枕后,将底边两端交叉拉紧后到额部打结,然后在口、鼻、眼部剪孔、开窗。 (3)四肢包扎法 ①前臂及上臂包扎法:此法用于上股大面积损伤,如烧伤等。将三角巾1底角打结后套在伤手上,结留余头稍长些各用,另外一底角沿手臂后侧拉到对侧肩上,顶角包裹伤肢,前臂曲至胸前,拉紧两底角打结,并起到悬吊作用。 ②手部包扎法:将伤手平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指向顶角,底边横于腕部,再把顶角折回拉到手背上面,然后把左右两底角在手掌或手背交叉地向上拉到手段的左右两侧缠绕打结 ③尽部包扎法:与手的包扎法相似。 ④小腿及以下部位包扎法:脚朝向三角巾底边,把脚放近底角底边一侧,提起顶角与较长一侧的底角交叉包裹,在小腿打结,再将另外一底角折到足背,绕脚腕与底边打结。 ⑤膝部包扎法:根据伤情把三角巾折达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巾,将带的中段斜放在伤部其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两端于膝后交叉,一端向上,一端向下,环绕包扎,在膝后打结,呈“8”字形。 ⑥大腿根部包扎法:把三角巾的顶角和底边中部(稍偏于一端)折迭起来,以折迭缘包扎大腿根部,在大腿内侧打结。两底角向上,一前一后,后角比前角要长,分别拉向对侧,在对侧髂骨上缘打结。 (4)三角巾悬臂带 ①大悬臂带:将前臂屈曲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叫悬臂带,用于前臂损伤和骨折。方法是将三角巾放于健侧胸部,底边和躯干平行,上端超出肩部,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伤臂弯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下端绕过伤臂反折超出伤侧肩部,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再将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②小悬臂带:将三角巾折达成带状吊起前臂的前部(不要托肘部),适用于肩关节损伤、锁骨和肱骨骨折。 =============================================== 分享好东西是种美德~! 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0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