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治疗四肢长管骨折及矫形。与其他骨科固定物一样,髓内钉也有其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已报道的髓内钉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延迟愈合、脂肪栓塞、心脏骤停、神经血管损伤、髓内钉断裂等,我们将逐一进行讨论。

一、感染(infection)

感染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症状包括骨痛加剧、局部软组织肿胀和高热不退等。白细胞的升高及中性核的左移、ESR、CPR的升高均提示感染的可能在感染的早期,X线片上很少有改变多数学者认为,相对保守的外科清创、大剂量抗生素和延迟行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是降低开放性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二、骨折畸形愈合(malunion)

(一)外旋畸形

外旋畸形多见于股骨近端1/3骨折病人引起旋转畸形愈合有以下五种因素:

1、术中病人位置不当,当髌骨与地面平行时可产生外旋畸形;

2、术后肌肉力量未完全恢复,未受限制的小腿倾向于外旋;

3、不稳定骨折;

4、近端1/3骨折合并肌肉力量不平衡;

5、术后拄拐摔倒

(二)外翻畸形

常发生于股骨远端1/3骨折,原因可能与髁胫束紧张引起骨折缩短、外翻愈合有关若在术中外展患肢,使髁胫束松弛,可以减少外翻的发生。

(三)内翻畸形

在内翻角小于5○的病人中,绝大多数无症状,也无需处理。

(四)成角畸形

多数患者因度数小,无需处理,偶尔极少数病人需要截骨矫形。

三、脂肪栓塞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脂肪栓塞在长骨骨折病人中发生率为0.5%~2%与原发创伤的严重程度和伴有休克有关迅速补液、血气监护有助于降低脂肪栓塞的并发症。

四、肺栓塞和心脏骤停

肺栓塞常发生于多发性创伤病人。

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心脏骤停常发生在骨转移癌病人。

五、血栓栓塞

常发生于高龄患者

早期肢体活动有预防作用

六、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主要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部位和开放或闭合性骨折有关。

多见于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和切开复位病人。

七、肌间隔综合症

常发生于胫腓骨折的牵引、复位和扩髓过程中

早期诊断、早期行筋膜切开减压手术,是治疗肌间隔综合症的关键

八、肢体缩短

肢体缩短与骨折类型和内固定物的类型有关。

青年人可以接受小于1.5cm以内的肢体缩短,并且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患者,小于2.5cm的肢体缩短仍可以接受。

预防的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丝环扎和手术后牵引,以维持下肢长度。

九、神经麻痹

手术中出现的神经麻痹,绝大多数无需任何处理,神经麻痹可自行恢复。

完全神经麻痹时常需6~7月才能完全恢复。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术中过度牵引,避免术中过度牵引可减少神经麻痹的发生。

十、粘连性关节囊炎

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疼痛,肩关节外展受限,当前屈小于○时,称粘连性关节炎尽管粘连性关节囊炎。

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时常见,但通常是自限性的,骨折愈合拔除髓内钉后,症状自然减轻和消失,正常肩关节活动可以得到恢复。

十一、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时较多见。

膝关节疼痛发生率为40.8%,其中26.4%需要拔除髓内钉以缓解症状。

十二、再骨折

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后,有再骨折的可能性,常发生于肱骨骨折髓内钉拔除后。

但再骨折的发生率,较取钢板、螺钉后的发生率低得多,而且绝大多数再骨折无需在手术,均能愈合。

十三、技术原因并发症

技术原因并发症包括进针点的偏心致骨折处扩大或增加骨折的粉碎性,穿破正常皮质。

十四、内固定失败

髓内钉断裂、锁钉断裂、固定物移位弯曲,均可引起不良后果,所以选择合适髓内钉非常重要。

十五、其他并发症

如局部水肿、股骨颈骨折术中过度牵引引起外阴水肿等。

投稿邮箱:gujinzw

.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白癜风会诊活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jg/118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