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她这腿能不能治好?会不会残废要坐轮椅啊?”一位女士焦急的询问着医生。

“不会的,放心好了,这腿能治好。”医生轻松肯定的语气让人松了一口气。病床上的患者也安下心来。

9月8日下午两点半左右,54岁的孙女士在沙坪坝区的工地干活,走过建筑护理层的一处踏板时,不慎从三米高处摔落,右侧躯体先着地,当时便感到右肘部、右髋部、右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同样在工地的同事发现后,立马上前搀扶,并立马告知同在工地的丈夫和妹妹。工地负责人也急忙赶来,据了解负责人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也是多年邻里。

“快打!”医院做了x线及CT检查后,发现全身上下共计8处骨折,是个大手术,需要专业、健全的设备才可实施手术,医院进行治疗。没人知道应该把孙女士送到哪里,负责人只好打电话询问亲戚,医院骨科技术好,可以进行大型的手术治疗。医院骨科很好,技术成熟,医师专业,名声也很好,骨折了得赶紧送过去。火急火燎,医院电话,只好打询问。一波三折,终于在下午6医院。

经过急诊室医师初步诊断,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医院主治医师汪杰、副主任医师张宗泉、住院医师黎兴国等讨论后一致认为,需要对右肱骨、右股骨、右耻骨进行手术固定。并于9月12日上午8点半执行。由于患者多处骨折,伤势严重,手术一直做到了下午。

终于下了手术台,断掉的骨头也已经接上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远在他乡的孩子也都知道了母亲的情况,着急却又做不了什么,得知母亲一切安好,悬起的一颗心才算落地。

孙女士说,他有二女一子,都在工作,也很忙,离家又远,赶不过来,丈夫在这里一直陪伴照顾就行了,孩子也有空就打电话来关心一下。因为手术原因,丈夫每天都会帮静躺病床的孙女士活动筋骨,喂饭送水。

孙女士和工地负责人,都是信命的人,说这每个人的命里总有一劫,挨过了,之后就能一直平平安安的,不会再有什么大灾大难出现了,也是上天眷顾,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却没有伤到头部,只是伤了脚,能治好,也不会落下残疾,要靠轮椅度日。孙女士还开玩笑的说道:“我要是这次残废了以后都要靠轮椅,那我还不如不治呢!”工地负责人也是有空就来陪陪说说话,只盼着伤口愈合,能正常行走的那天。

孙女士也表示,医生技术很好,对这腿她放心的很,医院医生尽心尽力的救治。

骨折应急处理:

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骨折伤员的搬移要格外小心。若有更严重伤势急待处理,别急着首先固定伤骨。在搬移前先固定包扎,随后再完成治疗。

①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

②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体,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1~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③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

④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

⑤通过以上处置后,医院。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

医院开设骨科对手足外科、骨折、风湿等疾病都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如遇特殊情况可通过下方电话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44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