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糖尿病足不重视

小伤口难以愈合;腿脚行走无力,小腿胀痛;休息状态时腿脚发麻;腿脚容易发冷;下肢疼痛,夜间尤甚,卧位时加重;腿上的毛经常脱落;腿脚皮肤变色,呈现不正常的苍白或青紫色;触摸自己的足背或内踝后下方,动脉搏动减弱或摸不到脉搏;走路步态发生改变等

tips:糖尿病人这样护足

其实,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很多,也是很明显的赵同峰提醒,如果有以下“特殊信号”出现,糖尿病患者要引起足够重视———

受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内分泌科主任、主任 赵同峰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图/新华社

2、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应低于37摄氏度,切忌用热水烫脚洗完后可按摩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尽量不要使用手部开放性损伤热水袋暖脚

6、适当按摩与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但不可过量活动,避免行走及站立过久等,以免增加足部负荷

有调查显示,85%糖尿病患者的截肢起因于足溃疡,全世界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失去足部,一旦膝以上截肢,1年内死亡率达30%这就意味着,糖尿病发病率越高,糖尿病足并发症也越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同峰提醒,糖尿病患者要留意身体特殊的信号,如发现脚凉、麻木、下肢疼痛等,应及早诊治,以减少截肢的发生

1、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卫生和保暖,从避免出现足部异常情况开始,经常自查足部,若发生有水泡、皮裂、磨伤、胼胝、足癣、甲沟炎等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和感染,不要随意自行处理,以免形成溃股骨开放性骨折疡或坏疽

5、坐着的时候把脚抬高抬高下肢能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有效防止代谢产物的蓄积

许多人对糖尿病足的危害认识不足,以为吃点止痛片,贴个膏药就熬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糖尿病足主要由于糖尿病造成肢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继发感染所致,如不及时去正规诊治,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截肢的危险

4、要穿舒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穿硬底鞋、高跟鞋袜子最好是纯棉制品,要保证平整、无褶皱,不穿带补丁或有破洞的袜子袜口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及时清理鞋袜内异物,防止足部受伤

糖尿病足通常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不同早期症状表现为脚凉、麻木、运动后下肢不适,短暂休息后症状减轻;中期则表现为下肢疼痛,尤其在开放性骨折治疗夜间疼痛较重;晚期则为下肢疼痛,并伴有局部溃疡、坏疽对此,赵同峰表示,早期治疗最关键,效果也最好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处理、控制感染、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等,只用一两种方法往往不能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需要综合治疗

警惕身体的特殊信号

长期高血糖会使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神经等受损,使伤口难愈合,易感染而发生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糖监测,尽量避免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赵同峰说:“这种被小伤放倒的例子在糖尿病患者中极为常见,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个小伤口,对糖尿病病人就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他介绍,每周上门的糖尿病足患者不多,但由脑外伤严重吗于对糖尿病足不够重视,“不来则已,一来医生就傻眼了,来的都是重病号,能控制住溃疡、坏死的发展,保住脚就算万幸了”有一位老人,由于患糖尿病的病程很长,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神经病变,右脚一点感觉也没有,烫脚时感觉不到水温有多高,结果右脚烫伤了,由于她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视力不好,又是独居,一直拖到整个脚溃烂了才就医,医生唯有对其采取截肢手术

治疗方案须综合考量

陈辉、简文杨

63岁的周阿姨有近20年的糖尿病史晚上散步时,她的脚被一小截枯树枝扎了个小伤口,她也没多在意谁知一个月后,原先的小伤口不仅没有愈合,反而逐渐扩大,感染面积发展到直径10厘米,经诊断为糖尿病足

3、要将趾甲剪平,不要修剪得太短,与皮肤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并外伤的处理方法把边缘磨光滑,以免损伤皮肤

“这样的病例太多了,归根结底,是对糖尿病并发症没有认识,导致就诊一拖再拖”赵同峰表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糖尿病足和截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8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