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电台顺德广播FM90.1《医家有嘢讲》

年9月1日(周三)14:30-15:00(首播)

年9月2日(周四)06:00-06:30(重播)

主持:碧云

主题:中医正骨

嘉宾:医院骨伤科高资主治骨伤医师陈展鹏

点击上方听全程节目回放

点[阅读原文]更方便重听节目

节目内容(陈展鹏供稿)

中医正骨通过非手术疗法,应用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符合现代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治疗,又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小夹板的特性

临床常选用杉树皮为固定骨折的夹板材料,它的特性有:

1.可塑性:可依据肢体形态和各部份生理弧度而随意剪裁,避免压迫骨性标志。

2.坚韧性:有足够支持力而不变形、不折断,能起到外固定的支架作用。

3.很好的弹性:能适应肢体肌肉收缩和舒张时产生的肢体内部压力变化,发揮它的持续慢性复位的作用。有良好的吸汗和散热作用,有利于患肢皮肤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增强皮肤对外固定的耐力。

4.材质轻:不加重肢体的重量,减少骨折端的剪力。

5.X线可通透性:有利于定期观察骨折对位和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或压力垫的效用或再整复,或解除外固定等。

?小夹板的固定作用及特点

1.作用:小夹板固定是用夹板、固定垫、绷带等器材,进行局部外固定保持复位后的位置;通过绷带对小夹板的约束力和固定垫对骨折断端产生固定的效应力,防止骨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的发生;小夹板局部外固定能起着控制或抵消骨折段再移位的倾向力和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力作用,把骨折的断端稳妥固定在整复后的位置上。

2.特点:夹板固定只固定骨折局部,便于进行关节功能锻练;固定可靠、动静结合、不妨碍肌肉纵向收缩活动,有利于肢体的膨胀力和由夹板、压垫产生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加强了骨折端的稳定,使残余骨折端侧方或成角移位得以进一步矫正。能减轻病人痛苦,有效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

?小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经手法整复成功者,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须配合持续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陈旧性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2.禁忌症

(1)较严重的开放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

(4)肿胀严重伴有张力性水泡者

(5)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固定垫的制作与应用

1.固定垫的制作

(1)固定垫材料:选用质地柔软,制作后能维持一定的形状和支持力,同时能吸水、散热,对皮肤无刺激性的棉花或纸制成。

(2)固定垫种类:棉花垫按形状可分为平垫、塔形垫、梯形垫、横垫等数种。纸压垫按形状可分为平垫、塔形垫、梯形垫、横垫、葫芦垫、分骨垫和半月抱膝垫等数种。

(3)固定垫的大小、厚薄:压垫的大小、厚薄要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移位程度来制作,太小太厚不仅产生的压力大,而且易引起压疮;反之,太大、太薄,所产生的压力不足,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应力。

2.固定垫的应用:平垫适用于肢体的平坦部位,多用于骨干部。塔形垫适用于凹陷关节处,多用于肘关节和踝关节。梯形垫适用肢体斜坡处,受多用于肘关节骨小头处。分骨垫适后方、踝关节等部位。横垫用于尺挠骨骨折、挠骨下端骨折。葫芦垫适于桡骨小头处。分骨垫适用于尺挠骨干折、胫腓骨干折、掌骨骨折、跖骨骨折。半月抱膝适用于近膝关节骨骨折。

?小夹板固定包扎注意事项

(1)擒拿扶正准确,两助手对抗牵引,力度适宜.,是保持骨折整复后位置的关键。

(2)敷药到位贴服,內外平服、松紧适宜、与夹板同长度,绷帶头、尾部留在内侧。

(3)夹板选材适宜,制作标准,放置顺序和位置准确。

(4)棉花垫和压垫放置准确。

(5)绷带缚扎方法顺序准确,松紧度适宜,平整贴服,绷带平板端,不浪费材料。

(6)打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畄头1.5cm长,结头结实。

(7)吊带选材和使用准确。

(8)捆扎绷带时操作不要粗暴,用力要均匀稳定,以免引起骨折端再移位或使整个小夹板外固定装置移位,而影响骨折端固定。

?小夹板固定护理注意事项

(1)小夹板固定后要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如为上肢骨折,用布带悬吊于胸前或用活动支架抬高;下肢骨折可用枕头垫高或置于牵引架上。

(2)密切观察伤肢血液循环的情况,特别在整复后的1-3天内,注意伤肢的肿胀程度有无加剧,远端动脉摶动的强弱(上肢骨折触摸桡动脉,下肢骨折触摸足背动脉),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变化和肢体活动功能等。如伤肢的肿胀加剧、疼痛加重、皮肤变冷、颜色变紫,感觉麻木或消失、动脉搏动减弱甚至触摸不到,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提示有血液循环障碍,医院解开小夹板,及时对症处理,以免发生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若出现皮肤过敏、红斑或水泡也应马上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3)经常注意绷带的松紧度,包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最合适。对小夹板的包扎松紧要适宜,若包扎过松,固定垫和小夹板就会逐渐移位,起不到固定的作用;若包扎过紧,易致肢体肿胀,或在固定垫处发生压疮,严重者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肢体坏死。

(4)每周需解开夹板检查骨折部的对位情况及棉花垫或纸压垫放置是否保持原状,特别是在肿胀消退后,夹板固定松驰,应调整缚带的松紧度。

(5)注意皮肤护理,保持夹板、棉花垫清洁。

?小儿小夹板固定护理

1.消除恐惧

(1)用微笑、爱抚和赞许取得患儿信任,消除其恐惧心理,可用玩具或音乐分散注意力。

(2)技术操作动作熟练、准确、轻柔尽量避免造成痛苦。

2.判断哭声

(1)根据哭声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判断出是否生理啼哭或病理性啼哭。

(2)注意擒拿扶手法是否准确轻柔,有否造成肢体缺血性挛缩。

(3)夹板固定是否过紧,造成肢体受压而导致不适。

(4)检查夹板是否过硬、固定垫有否垫好。

(5)注意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否不适。

3.皮肤护理

(1)小儿皮肤娇嫩,选用刺激性小的外敷药。

(2)保持皮肤清洁,敷料干洁

4.夹板固定

(1)夹板选材要材质柔软,并用棉花包裹,绷带取材要柔软。

(2)夹板固定时动作轻柔,松紧适宜。

(3)夹板固定完毕待10分钟后,再次检查患肢血运情况。

5.注重安全

(1)换药时不准喂食,以免误入气道。

(2)患儿体位要淮确,顾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坠床或摔倒。

6.小儿代谢率高,应合理喂养才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老人小夹板固定护理

1.小夹板取材不宜过硬,两端要压致柔软,固定垫放置正确,避免产生压疮。

2.老人气血运行欠佳,夹板固定要松缚,以免造成患肢肿胀、血液循环障碍。

3.指导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切功能锻练,维持因年龄增加而逐渐衰退的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4.听取病人主诉时,尽量向其家属询问清楚,得以证实,以免产生错误的判断。

5.老人反应迟钝,对伤病造成疼痛反应不敏感,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应注意观察老人的各种反应和变化。

6.对卧床病人最重要保持身体清洁和及时清除分泌物。

7.注意饮食护理,安排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确保病人必需的营养摄入。

南少林骨伤流派医院工作站

于年11月13日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高峰会议,我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南少林骨伤流派医院工作站。

福建泉州少林寺长期以来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福建地处南方,故相对于北方嵩山少林寺,习惯上称为“南少林寺”。南少林在传承过程中集“禅”、“医”、“武”之大成,武者经常受伤,必需具备防治伤病技能,因此“少林伤科”早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年12月“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根据南少林医武结合特点,创造出一套“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其学术思想是贯彻骨伤“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治疗原则。诊疗技术有理筋、整脊、推拿、针刺、点穴、康复、养生等,涵盖了中医药诸多领域。

近代南少林骨伤流派出现福州林如高、漳州章宝春、泉州庄子琛、龙岩余添辉等一批名家,在海内外骨伤界产生较大影响。

南少林骨伤流派谱系

唐初少林和尚智空大师

道光年间南少林铁珠和尚(-年)

林达年(-年)

林邦勋(-年)等

林如高(-年)等

张安桢(-)

王和鸣、林子顺等

年12月“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王和鸣、蔡树河为项目负责人。

平台关键词自动回复

为了方便用户及时得到健康咨询回复,《医家有嘢讲》平台设置了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请先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29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