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年第11期

对于骨科医生而言,开放性骨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更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在工业、交通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能量损伤愈发多见,开放性骨折伤情愈发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治疗要求也更高。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治疗手段的进步,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骨科医生对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有正确的认识。

伤情判断与软组织损伤的评估

严重开放性骨折往往伴有合并伤,医生应首先抢救患者生命,在诊治过程中必须兼顾患者的局部损伤和全身状况,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初始评估及处理可简单地概括为“先救命、再治病”及“先全身、再局部”。

在开放性骨折的局部处理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得当与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年裴国献教授即在本刊撰文“重视肢体软组织损伤的伤情评估与处理”,并在治疗策略中提出要处理好“软与硬”(即软组织与骨折)的关系,不可“重内轻外(即内固定与外固定)、重硬轻软”,强调建立“先软后硬、软硬兼施”的理念与意识[1]。

目前,开放性骨折的经典分型为Gustilo分型。尽管Gustilo分型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多强调伤口大小、污染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程度等评价标准过于笼统、准确性也不高等,但临床实践证实Gustilo分型仍是一种实用性较好的分型方法。为了提高分型的准确性,AO组织发表了一套针对骨和软组织损伤更加精细的分型系统[2]。该系统将不同解剖部位的创伤列入不同严重程度的组别,可对皮肤、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及骨的损伤程度作出详细评价。

本期张展等探讨了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拆伤口闭合的时机与方法选择,指出正确认识并评估骨折肢体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正确处理开放性伤口,决定着骨折治疗的最终疗效与成败。我们强调软组织伤情的评估,目的在于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实施正确的手术操作。要慎重选择软组织的切口与入路,预防切口感染;避免在软组织损伤区域切开,如必须切开需损伤最小化;采取微创手术减轻医源性软组织损伤;如骨折移位明显或关节脱位,应尽快复位,以减轻移位骨骼对皮肤过大的压力,避免造成皮肤坏死;对于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多发伤患者,推荐使用外固定支架一期简单固定骨折,二期待患者病情稳定、肿胀消退后行确定性固定。另外,需要重点







































郑华国
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16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