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脑血管意外(中风)1.突发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偏瘫患者,排除能引起此类症状或体征的其他疾病,可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2.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3.是活动中起病还是安静状态下起病,是否进行性加重,有无头痛、抽搐等先兆症状。1.脑出血:(1)病史:中老年多发,多有高血压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部分患者有头痛、呕吐等前驱症状,起病较急。(2)症状与体征: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或出现抽搐、二便失禁,脑膜刺激征阳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提示愈后差。基底节出血: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的三偏症状。小脑出血:常见枕部痛、眩晕、呕吐,查体见眼震和共济失调,但偏瘫不明显。桥脑出血:起病急,多半深昏迷,瞳孔针尖样大小,四肢瘫痪,早期出现顽固高热,呼吸不规则。脑室出血:深昏迷,瞳孔小,四肢软瘫,高热,呼吸不规则,去大脑强直。脑叶出血:意识障碍轻,可有癫痫发作。(3)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显示出血灶的高密度信号。2.蛛网膜下腔出血:(1)病史:多在活动中起病,有情绪激动、过分用力等诱因。(2)症状和体征:剧烈头痛、呕吐,多无意识障碍,查体脑膜刺激征明显,多无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3)辅助检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脑室含血。脑血管造影、DSA可证实有无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存在。3.脑血栓形成:(1)病史:多发于老年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史,安静或睡眠中起病,起病较慢,起病后有症状逐渐加重过程。(2)症状和体征:意识多清醒,血压正常或偏高:颈动脉系梗塞: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失语(优势半球病变)。椎基底动脉系梗塞: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眼肌麻痹,眼震,眩晕,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交叉性感觉障碍。(3)辅助检查:头CT扫描,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塞区。4.脑栓塞:(1)病史:起病突然,数秒内症状达到高峰。无先兆,多有心脏病史,特别是风心房颤、心肌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2)症状与体征:可有短暂意识障碍,常见癫痫发作、偏瘫、失语、感觉障碍,有时可伴发身体其他部位血管栓塞现象。(3)辅助检查:头CT扫描:梗塞部位呈低密度信号,有时脑水肿明显,若为出血性梗塞,在低密度区可见高密度影。ECG可发现心律失常等。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病史: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症状和体征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发作频率和间期不等。(2)症状与体征:颈内动脉系统TIA:一过性偏瘫、感觉异常、失语及同侧单眼黑朦。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复视等。(3)辅助检查可参照脑血栓。头CT、脑电图、诱发电位等协助诊断。1.院前急救处理:(1)急救人员赴现场后,即作初期处理,如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心脏情况快速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正确头位(+30°),吸氧、开通静脉等。在有效的医疗保护下,迅速安全的转送到就医院急诊。(2)在一时无法肯定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时,对重症、昏迷患者建议给予中性治疗。20%甘露醇ml快速静点。(合并心脏病人可给半量)。血压高、有心衰的病人予速尿20mg静注,25%硫酸镁10ml深部肌肉注射。抽搐、烦燥病人予安定10mg肌注。2.院内处理:在生命体征稳定、病人情况允许情况下,应立即送检头颅CT或MRI,以明确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1)急性缺血性中风: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或改善呼吸循环功能。血压过高(30~60分钟反复测量血压≥29/16Kpa)应适当降压。利血平1mg肌注,速尿20mg静注或25%硫酸酶10ml深部肌肉注射。

急性期伴脑水肿者,给脱水药,可用20%甘露醇~ml每日1~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ml+复方丹参(或维脑路通)静点,每日一次。(颅内压明显增高者禁用)。钙通道阻滞剂,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可选用尼莫地平口服或静点。有抽搐发作可给予安定10mg静点或肌注。发病6小时内,医院可考虑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脑栓塞治疗基本同脑血栓形成,医院可采用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潘生丁等。快速房颤病人应使用强心剂纠正心衰、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细菌性心内膜炎应给大量抗生素。动脉炎病人可用激素冲击治疗。使用脑细胞活化剂:胞二磷胆碱、ATP、CoA、脑复康等。(2)急性出血性中风:绝对卧床,尽量少搬动,避免激动、过分用力咳嗽和排便等。SAH病人卧床至少一个月以防再出血。头部物理降温,吸氧,有尿潴留者可给予留置导尿,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争取早作气管切开,每2小时翻身、拍背防褥疮和肺部感染。适当降低血压防止进一步出血。积极控制脑水肿。20%甘露醇ml静滴,每6~8小时1次,速尿20mg静注2次/日或与甘露醇交替使用。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用甲氰米呱mg1次/日。如已发生,可给予洛赛克、凝血酶、云南白药鼻饲。半球较大血肿,经CT定位明确者,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血肿引流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使用大剂量止血剂:6-氨基已酸8~16g静点1次/日。为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应使用尼莫通10mg缓慢静滴,1次/日。年轻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考虑动脉瘤破裂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可能。发病24小时内行DSA检查,请神经外科会诊,有阳性发现且条件许可,宜及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杨竞)第十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1.有无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先天性脑发育障碍、产伤、颅脑外伤、各类脑炎、脑膜炎、脑及全身寄生虫病、脑瘤、开颅手术等病史。2.既往有无抽搐发作史。3.抽搐时有无视力障碍、头痛、尖叫等先兆。4.抽搐时有无意识障碍、尿失禁、舌咬伤史等。典型的癫痫发作连续发作不断,发作间期意识无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称为癫痫持续状态。1.院前急救处理:(1)患者置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用开口器将上下齿分开,避免舌咬伤。(2)吸氧。(3)立即给予安定10mg肌注,并给予安定50~mg稀疏于生理盐水ml中缓慢滴注(成人24小时安定总量≥mg为宜)。同时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2.院内处理:(1)情况允许下,立即行头颅CT检查或腰穿,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2)安定静点维持治疗。(3)为弥补安定失效较快的缺点,根据病情,应补以长效药物:鲁米那0.2mg肌注1次/8小时或氯硝安定1~4mg静注1次/日。苯妥英钠~0mg静滴1次/日。(4)10%水合氯醛20ml保留灌肠。(5)采用以上治疗1小时后癫痫持续状态仍不能控制应考虑全身麻醉(已醚、硫喷妥钠等)。也可用利多卡因50mg静脉推注。(6)如抽搐过久,应静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7)防止缺氧,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8)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及时纠正酸中毒。(杨竞)急性中毒及其他理化因素所致急症第一节急性中毒1.详细询问中毒的毒物种类、进入途径、中毒时间、毒物剂量、中毒后的症状、治疗经过及既往健康状况;2.疑食物中毒者,应询问进食种类、来源及同餐人发病情况,疑服毒者,应询问发病前的精神状况及现场遗留物品;3.对原因不明的紫绀、呕吐、惊厥、昏迷、休克、呼吸困难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4.职业史。1.神志状态(清醒、朦胧、谵妄、昏迷);2.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结膜有无充血;

3.体温、血压、脉搏、呼吸;4.衣服、口周有无药渍或腐蚀痕迹,呕吐物、排泄物及呼气时的特殊气味,唾液分泌情况;5.皮肤、口唇的颜色、皮肤的温度、湿度和弹性;6.肺部罗音、心率、心律、心音;7.腹部体征;8.肌肉颤动或痉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1.留取呕吐物、胃抽取物、排泄物、血、尿及遗留的毒物作毒物鉴定;2.根据需要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3.特殊检查,怀疑有机磷中毒时查胆碱酯酶活力,怀疑一氧化碳中毒时查碳氧血红蛋白等。1.清除毒物,脱离中毒环境;2.清除消化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1)强酸强碱类毒物不宜催吐、洗胃,强酸中毒可用弱碱,如镁乳、肥皂水、氢氧化铝凝酸等中和。强碱中毒可用弱酸,如1%醋酸、稀食醋、果汁等中和,强酸强碱均可服稀牛奶、鸡旦清。(2)非腐蚀性毒物:催吐:用于神志清醒合作者,禁用于昏迷、惊厥、休克、心脏病、妊娠、门脉高压及吗啡等麻醉剂、汽油煤油等中毒;洗胃:尽早进行。可选用温开水、生理盐水、1:0高锰酸钾溶液,2%碳酸氧钠溶液等。禁用于抽搐、惊厥、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溃疡病近期出血、穿孔者;导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毒时不宜用硫酸镁。(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输液、利尿;血液净化治疗。(4)特别解毒剂的使用:有机磷中毒:抗胆碱能药物、胆碱酯酶复能剂;砷、汞、锑、铋、铅、镉等中毒,络合解毒剂;高铁血红旦白血症可用美蓝、甲苯胺蓝;氰化物中毒: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或美蓝;急性吗啡中毒:纳络酮;苯二卓类中毒:氟马西尼。(5)对症支持治疗:对重症病人严密观察,治疗合并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呼吸;预防感染、防治褥疮。安眠药中毒1.有过量服用安眠药史;2.药物种类、服药剂量、中毒时间、中毒后症状。1.神经系统:嗜睡、意识模糊、烦躁、共济失调、昏迷,早期瞳孔缩小、晚期瞳孔散大,早期肌张力高、晚期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2.循环系统: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休克;3.呼吸系统:呼吸浅、慢或不规则,甚至呼吸衰竭;4.消化系统:肝大、黄疸。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必要时可做尿液、胃抽取物的药物定性试验或血药浓度的测定。1.洗胃:1:0高锰酸钾或温水洗胃;2.导泻:选用硫酸钠或液体石蜡,不宜用硫酸镁;3.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静脉输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5.深度昏迷、呼吸明显受抑制时,适当选用美解眠、可拉明等中枢兴奋剂;6.纠正低血压、保暖、护肝药、防治感染;7.重症者可考虑血液(或腹膜)透析或血液灌流疗法。(黄锡皆)有机磷农药中毒1.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包括接触时间、侵入人体途径;2.出现临床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部压迫感、紧束感;3.有无采取治疗措施。1.生命体征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2.特异性体格检查病人烦躁不安、共济失调、多汗流涎、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肌颤、痉挛甚至抽搐、昏迷。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2.特异性检查:(1)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2)呕吐物或胃内容物中有机磷浓度测定;(3)尿中有机磷分解产物测定。1.出现下述三种症状:(1)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瞳孔缩小、心率减慢、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重者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胸部压迫感、紧束感、肌颤甚至痉挛,重者呼吸肌麻痹可引起呼吸衰竭;(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甚至抽搐、昏迷。2.急性中毒可分为三度:(1)轻度: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呼出气有特殊蒜味,临床表现以毒蕈碱样症状为主,胆碱酯酶活力50%~70%;(2)中度: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胸部压迫感、肌颤、胆碱酯酶活力30%~50%;(3)重度:出现以上症状并有极度呼吸困难、紫绀、昏迷、血胆碱酯酶活力30%。1.迅速清除毒物:(1)经呼吸道及皮肤吸收者,立即脱离污染现场,换去污染衣物,清洗皮肤、毛发、指甲、眼睛等;(2)以口服吸收者,立即予催吐、洗胃。2.及早应用有效解毒剂:(1)抗胆碱药:阿托品首选,应用至阿托品化为止;(2)胆碱酯酶复能剂:首选氯磷定,次选解磷定。3.在上述治疗同时应畅通呼吸道,防治肺水肿,并预防感染;4.对症支持治疗;5.病人病情稳定后应转入病房观察治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害的发生。急性酒精中毒1.一次饮入大量酒或酒类饮料;2.呼出气有酒味;3.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1.生命体征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2.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欣快多语;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严重者可致昏迷。1.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2.血、尿中乙醇含量测定。1.一次大量饮酒史;2.呼出气或呕吐物中有酒味;3.出现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1)兴奋期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欣快多语;(2)共济失调期病人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3)昏睡期病人昏睡或昏迷、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1.轻症者可卧床休息、保温后病人可自行康复;中毒症状较重者予催吐、洗胃,昏迷者应畅通呼吸道,并予纳络酮催醒,重者予10%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2.补液、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3.防治呼吸衰竭、脑水肿;4.危重病人可进行透析治疗。(赵红)急性动物性中毒急性鱼胆中毒1.有食用鱼胆史。2.恶心、呕吐、腹痛、少尿等中毒症状。1.病人有神志模糊、嗜睡、谵语,甚至昏迷。2.肾区叩击痛、肝大、黄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钾、钠、氯等。1.有食用鱼胆史。2.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神志模糊、昏迷等中毒表现。3.少尿、黄疸、肝肾功能损害表现。1.补液:10%葡萄糖或糖盐水,以促进解毒和增加机体营养。2.利尿:可用速尿40~mg静注,或~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3.宜尽早作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河豚鱼中毒1.有食用河豚鱼史。2.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舌、肢端及全身麻木等不适。1.四肢无力、语言困难、肌肉软瘫、眼睑下垂等神经系统表现。2.脉搏缓慢、传导阻滞、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2.心电图检查。1.有食用河豚鱼史。2.有口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等神经系统表现。3.心电图表现心率缓慢或传导阻滞。1.5%碳酸氢钠洗胃。2.肌肉麻痹者予1%盐酸士的宁2ml,肌注,每日3次。3.严重病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4.心率缓慢或传导阻滞者予阿托品。蟾蜍中毒1.有误食或接触蟾蜍(癞蛤蟆)毒素史。3.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

1.注意有无发绀、脉缓、肢冷、血压下降情况。2.心电图检查有无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及ST-T改变。将蟾蜍或病人呕吐物涂以唾液,出现白色泡沫反应,说明有毒。1.早期可采取排毒措施,如催吐、洗胃及导泻。2.严重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者,予阿托品1~2mg肌注或静注。3.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者,可予以异丙基肾上腺素0.5~1mg加入等渗葡萄糖溶液ml中缓慢滴注。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急性植物性中毒急性毒蕈中毒1.有食用野生有毒的毒菇史。2.有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等表现。1.有烦燥不安、呼吸急促、心率慢及瞳孔缩小等毒蕈碱样表现。2.注意病人有无黄疸、肝大、皮下出血、血红旦白尿。3.重症者可有肝坏死、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1.具有明确食用有毒的毒菇史。2.有流涎、腹泻、谵妄、瞳孔缩小表现。3.有黄疸、血红旦白尿。1.用1:0高锰酸钾溶液,或3~5%鞣酸溶液,或0.5%活性碳混悬液,或浓茶等反复洗胃。2.毒蕈碱样症状可用阿托品0.5~1.0mg肌注;或二巯基丙磺酸钠5ml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溶液20ml稀释后静注,每日2次。3.重症或有溶血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乌头碱中毒1.有服用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史。2.有恶心、呕吐、流涎表现,口唇、咽喉部有烧灼感。3.指尖、口唇及全身有蚁走感,视物模糊。1.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肌痉挛、窒息等。3.注意有无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及心功能不全。1.乌头碱定性分析。2.肝肾功能检查。3.心电图检查。1.有服用附子等中药史。2.有流涎、蚁走感、视物模糊、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3.乌头碱定性分析阳性。1.早期应催吐,1:0高锰酸钾及鞣酸溶液洗胃,或从胃管中注入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2.大量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3.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肌注阿托品1~2mg,或加入液体中静滴。4.其他对症治疗。急性木薯中毒1.有食用去毒不彻底的熟木薯史。2.有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白色粘液。1.轻者有乏力、精神不振、嗜睡表现。2.重者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昏迷等。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1.有明确食用木薯史。2.呕吐物为白色粘液。3.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1.洗胃:立即用1%过氧化氢,或1: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2.解毒处理:(1)亚硝酸异戊脂1支,折断后吸入。(2)继用2~3%亚硝酸钠水溶液10~15ml+葡萄糖溶液40ml中缓慢静注。或用1%美蓝溶液25~50ml加入葡萄糖中静注。(3)25~50%硫代硫酸钠溶液20~50ml,10分钟内注完。3.细胞活性药物:重症者可用细胞色素C、ATP、辅酶A。4.视情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张泽平王水云)化学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1.注意了解中毒时环境及其停留时间。2.病人有头昏、恶心、嗜睡症状。注意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是否呈樱桃红色。碳氧血红旦白呈阳性反应。1.开窗通风,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地方。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3.予以吸氧或高压氧仓治疗。4.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可用维生素C辅酶A。

(2)必要时使用升压药。(3)重度低钠者可慎用3%氯化钠溶液~ml。必要时2小时可重复一次。4.中暑痉挛重点补钾,轻者口服含盐饮料,重者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肌注安定10mg,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日射病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冰敷头部,有脑水肿症状者用脱水剂。(梁旭)第三节电击伤1.雷击或触电史;2.皮肤电灼伤或触电后跌伤;3.意识丧失、抽搐;4.呼吸极微弱呈“假死状态”、呼吸停止;5.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电击伤二周后大血管继发性大出血。1.神志、呼吸、大血管搏动、心率、心律、血压;2.局部皮肤烧灼伤及深部组织损伤;3.胸腹有无内脏损伤;4.头颅、肢体骨折及神经系统损伤。1.血尿常规、尿血红蛋白、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2.心电图,异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3.必要时行骨骼及胸部X线检查。1.立即使患者脱离电源;2.对呼吸微弱、不规整或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现场抢救最好用口对口方法,急诊室应立即气管插管;3.心跳停止者按心脏骤停处理;4.心脏搏动微弱而非室颤者忌用肾上腺素;5.心搏停止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同时胸外心脏按压;6.心电图证实心室纤颤可用肾上腺素后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7.预防并处理休克、脑水肿、肾功能不全及水电解质失衡;8.预防感染;9.处理电击烧灼创面或骨折。(粱旭)第四节溺水1.明确的溺水史;2.溺水持续的时间、淡水抑或海水;3.溺水前有无中毒、损伤及其他疾病;4.溺水后有无外伤。1.神志、血压、呼吸、脉博、瞳孔、皮肤、粘膜;2.呼吸道有大量水和异物、肺部罗音及其范围;3.心跳微弱或停止,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体征;4.腹部饱胀;5.头颅、脊柱、四肢情况。1.血尿常规、血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2.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1.轻度:神志清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2.中度:呼吸道有大量水和呕吐物而窒息、反射性喉痉挛、神志模糊、呼吸不整或表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反射减弱。3.重度:昏迷、紫绀、呼吸道充满血性泡沫、淤泥或呕吐物、四肢冷、血压低、心律不齐、心室纤颤、呼吸不整。1.清理呼吸道:心跳未停止者迅速给予倒水,采取伏膝倒水、抱腹倒水;呼吸停止者取俯卧压背法,垫高腹部,急救者间歇挤压患者背部。2.清理呼吸道后进行人工呼吸,现场抢救应采取口对口呼吸,吹气量要大,吹气后双手压迫胸部加大呼出量;医院内抢救应尽快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间歇正压给氧或呼气末正压给氧。3.心跳停止者立即按心脏骤停处理。4.淡水溺水者给予2~3%盐水,血压稳定者及早脱水,血压不能维持而又须脱水者给予输全血、红细胞悬液;海水淹溺者给予5%葡萄糖液,纠正血液浓缩及血容量不足。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6.防治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及继发感染。(梁旭)创伤急诊第一节创伤急救基本技术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包扎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1.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包扎不能过紧过松。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2.特殊损伤的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如果胸部外伤且伴有气胸(伤口有气体进出),要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伤口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多根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根肋骨骨折,则胸壁失去支持而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胸壁浮动;必要时(无适当物品可用)将伤员侧卧在伤侧。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者若自行还纳者应该注明。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要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杓、钢盔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作成圆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有异物插入身体内和伤口包扎: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如保护环等支持,再包扎固定。骨折的固定骨折后常有下列专科体征:1.畸形:由于骨折移位,使得受伤肢体的形状发生改变。2.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由骨折两断端的相互磨擦引起。只要伤员有上述三体征之一,即可诊断骨折,除此以外,骨折还有一般表现,即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压痛,局部有肿胀、瘀斑,骨折部位出现功能障碍。故有上述表现者,应诊断骨折或怀疑有骨折存在,均应固定。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的临时固定,其主要目的不是整复,而是为了防止骨折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减少疼痛,便于搬动。1.固定的材料:常用的有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急救时常就地取材,选用长短宽窄合适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有时亦可利用伤员的身体,健肢将伤肢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前,用健肢来固定受伤下肢等。2.注意事项: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伤员出现休克时应同时抢救。

对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就地临时固定。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最好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下部缠起,以减少伤肢充血水肿。固定松紧应适宜。1.颈椎骨折:颈托固定:在颈部前、后方分别放一块固定材料或颈托半托围绕颈部。头颈临时固定:急救时可在颈部两侧用枕头或沙袋暂时固定,颈后垫软枕,将头部用绷带固定。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时关节,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外侧,然后固定腕、时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胸前,用另一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廊。2.股骨骨折:健肢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患肢和健肢)绑在一起,在膝、踝关节及两腿内的空隙处加棉垫。股骨骨折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足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足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3.小腿骨折:用长度由足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图5~7),亦可采用健肢固定法。4.脊椎骨折固定法:将伤员仰卧于木板床上,用绷带将胸、腹、髂、脖、踝等固定于木板上。伤员的搬运危重伤员经过初步处理后,要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其主要目的为:及时、迅速转运伤员、防止再次受伤、有利于安全运送。1.单人搬运法:抱持法:伤者一手搭在急救者肩上,急救者一手抱信住伤员腰背部,另一手肘部托部大腿。背法:将伤者双上肢拉向急救者胸部,前胸紧贴后背,伤者屈髋屈脖,急救者双手得前臂托住伤者大腿中部。驮法:将伤员掮在肩上,其躯干绕颈部,同时牵住其下垂之上肢。2.双人搬运法:椅托式:急救者二人手臂交叉,呈坐椅状。轿杠式:急救者二人四手臂交叉。拉车式:一急救者抱住伤员双脖,另一则双手从腋下抱住伤员。椅式搬运法:将伤员放在坐椅以搬运。平抬法:两位急救者双手平抱伤员胸背部及臀部、下肢。将伤员足前头后放在担架上。1.颅脑损伤:患者应取侧卧或半俯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头部以防震动。2.脊柱损伤的搬运:颈椎骨折:应先行颈椎固定后再搬运。胸腰椎搬运:应有3~4人在场时同时搬运,搬运时动作要一致,伤员的胸腰部要垫一薄枕,以保持胸腰椎部过伸位,搬运时整个身体要维持在一条线上。常用的搬运方法有滚动法和平托法两种。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白癜风咋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15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