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原理 用电脑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调控的气压止血仪,通过电脑控制通路中的气压,使连接到通路中的袖带随之变化,产生对四肢的压迫控制血流。 电脑双通路 电动气压止血仪适合做单肢手术、双肢手术及单肢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 对骨科四肢手术中病人同一止血部位并列进行交替充气压迫止血,从而避免了单路式的止血仪在使用时间较长时易对止血肢体的神经、肌肉造成损伤的弊端,将自动气压止血的发展又推进了革命性的一步。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四肢的手术 (1)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2)肢体肿块或囊肿切除 (3)神经、肌腱、血管探查、修复、吻合术 (4)骨移植术 (5)关节镜手术 (6)指、肘、膝关节手术、截肢术 (7)断肢再植 3、禁忌症 (1)开放性外伤伤口、污染创口超过6h以上 (2)皮肤如果有损伤、水肿等情况 (3)血栓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血管性疼痛患者 (4)血液病患者慎用 4、作用 (1)暂时阻断该肢体的血液循环 (2)最大限度制止创面出血,减少手术出血量 (3)提供无血手术视野,形成手术操作无血区 (4)使肌腱、神经等微细结构清晰可辨 (5)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 5、优点 (1)自动泵气达设定值 (2)根据手术情况可随时增、减压力 (3)超压自动卸压,漏气自动快速打气补偿 (4)在突然断电情况下始终保持工作压力 (5)达到预定时间,自动停止充气、止血带压力下降,肢体血液循环恢复 (6)自动倒计时,剩余10分钟、1分钟自动报警提示 (7)自动阶梯式放气,有效防止心脑突然缺血 6、并发症 止血仪使用不当,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肢体损伤、甚至伤残:加重出血、疼痛、休克、肺损伤、皮肤损伤、神经损伤。 皮肤损伤:局部淤血点及水疱、皮肤灼伤 神经损伤: (1)神经套叠样改变: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2)急性神经卡压:桡神经 7、使用前准备工作 止血仪袖带的选择 宽的止血带和皮肤接触的面积增大,可以较小的压力提供止血效果,因其对止血带及边缘的神经所造成的压力较小,故而减少对神经和软组织的伤害,如:淤伤、起水疱、拧伤和皮肤坏死。 袖带规格: 大袖带长cm 宽7cm 成人下肢 中袖带长80cm 宽7cm 成人上肢儿童下肢 小袖带长50cm 宽5cm 儿童上肢婴幼儿四肢 使用选择: (1)考虑病人情况、年龄、手术等因素选择长短、宽度适合的止血带 (2)尽可能选则宽的止血带 工作压力设置 时间选择 止血仪时间 AORN建议 厂家建议 上肢 60min 60min 下肢 90min min (1)室温高或局部血供差者,止血仪时间相应缩短 (2)手术时间超过6h,要逐步缩短充气时间,延长放气时间,使局部组织定时得到充分血液灌注 (3)尽量缩短止血仪使用时间,以减少肢体缺氧时间和酸性物质的产生 固定部位选择 (1)上肢在上臂上1/3处 (2)下肢在大腿根部近腹股沟处 (1)不宜选择前臂及小腿。 (2)不宜捆绑于肱骨下段或股骨下段。 (3)不宜贴近骨骼或表浅的主要神经,以免造成其损伤。儿童应根椐手术部位固定于肢体近端单骨之处尽量远离手术野。 主要血管均位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 双骨之间动脉血通过,止血带不能起到压迫动脉的作用,使止血效果不完善。 此处髁间骨节增粗,止血带不能较好压迫血管,使出血增多。 如果止血带和与骨之间的组织很薄,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儿童)。 止血带远离手术部位,距离手术部位上方10~15cm的近心端。 止血带的连接管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 皮肤与止血带之间容一指 止血带固定好后,不可旋转移位 泵气后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和使出血停止为度 过紧:软组织及神经损伤、肢体麻痹、疼痛。 过松:压力不足,阻断静脉回流而未压迫A阻断血流效果不佳肢体静脉或组织充血、加重出血神经出血性浸润。 8、注意事项 (1)制定操作流程和指南,每台仪器挂一份。 (2)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定期维护、记录。 (3)应用《术中止血带使用记录表》。 (4)使用前常规检查仪器和配件:是否齐全、是否配套、功能状态。 (5)止血带应扎在肢体或物体上才能充气,防止止血带损坏、破裂。 (6)使用止血带之前,先将止血带内空气驱净,将止血带扣紧后,外层可用绷带固定,防止充气后松脱。 (7)每次按star键前,先设置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 (8)手术过程:泵气:手术开始,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5min,并用手压肌肉驱血,以减少静脉淤血,也可以用驱血带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缠绕驱血,效果更好。 (9)快速充气,脉动式换气。 (10)严格控制止血时间,及时提醒手术医生,防止肢体缺血、缺氧、坏死。 (11)使用过程中不出血的组织容易干懆,要经常在伤口内滴生理盐水,减少组织损伤。开放止血带时,应用生理盐水纱布压迫伤口。 (12)四肢多发性骨折需同时使用止血仪时,应轮流间隔充气、放气,并准确记录时间。 (13)手术结束前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维持有效血容量。 (14)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囊漏气,应及时更换,否则导致气泵持续工作,影响使用寿命。 (15)气囊外套定期清洁。 9、细节问题 止血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 (1)未检查止血带是否漏气 (2)止血带型号不当 (3)手术医生驱血不彻底 (4)上止血带部位不当 (5)充气压力不当 造成皮肤软组织及神经损伤的原因 (1)未使用皮肤保护垫 (2)止血带下消毒液残留 (3)急性创伤伤口周围皮肤肿胀张力过高 (4)压力过高 (5)时间过长 (6)止血带位置不当 10、止血带常见不良反应 烦操不安、止血带休克、神经损伤、皮肤水泡 压力不足,只阻断静脉回流而未压迫A使静脉回流受阻。 肢体扎止血带部位疼痛不适多为麻木沉重感、烧灼痛 皮肤和深部组织如血管肌肉受压后导致疼痛 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后水肿 肢体缺血一段时间后又血流恢复灌注会出现血压进行性降低的全身反应。少数患者血压骤降。 脉搏呼吸加速、出冷汗、发绀等休克症状。 松止血带过快,特别是双下肢同时手术后放气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11、气压止血仪的使用 用物:气压止血仪、棉纸、绷带、 止血带上肢在上臂中上1/3处(短窄) 下肢在大腿根部近腹股沟处(长宽) 驱血带(上肢:1.5米下肢:3米) 成人 上肢 压力≤40Kpa(mmhg) 时间60min 下肢 压力≤60Kpa(mmhg) 时间90min 儿童 上肢 压力≤30Kpa(mmhg) 时间60min 下肢 压力≤35Kpa(mmhg) 时间60min 操作: (1)使用前先检查止血仪及止血带的性能(20-30Kpa)。止血带应扎在肢体或物体上才能充气,防止止血带损坏、破裂。 (2)设置止血带压力和时间。 (3)医生上驱血带或抬高患肢。 (4)充气、计时、记录。 (5)手术结束按排气,整理归位。 12、驱血带的使用 驱血带可使手术肢体软组织的血液驱离肢体。驱血后的肢体苍白色,末梢动脉无搏动,切开皮肤无血液流出。 禁忌症 (1)粉碎性或开放性骨折患者 (2)软组织内异物患者 (3)静脉曲张伴血栓形成患者 (4)恶性肿瘤患者 (5)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良患者 反复在患肢上缠绕,有可能使碎骨片移位,加重对局部血管,神经的损伤,应该谨慎使用。 不得已时,一定要由助手将患肢远端尽力牵拉,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肢生理位置,防止肢体扭曲、成角。对开放的创口部位要先用无菌纱布垫好,再缠绕驱血带。 驱血带缠绕过程中对肌肉的挤压有可能造成异物移位。 有可能在驱血时造成血栓脱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血时有可能造成肿瘤细胞脱落随血行转移。 恶性肿瘤病人或感染病人只需抬高患肢即可。 驱血带缠绕肢体尤其是下肢,可使患者的回心血量在短时间内增加ml左右,使循环负担加重,出现急性充血。 快速充气,初始充气时间<30秒,有效防止动脉闭塞前血液充盈动脉。 放气过快,对已有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导致血压下降易发生危险。 放气过快,大量血流一下子涌至先前被捆绑的肢体,致使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出现止血带休克。 年老体弱者:放气时预防静脉回流突然增加导致心衰。 携手同道,邀您参与,筑起我们防范医疗事故的长城! 我们为您提供专业资讯,致力于协助医护人员减少手术医疗事故,防范医患纠纷。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传递更多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平台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负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143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