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骨折不仅伤身体还可致命

从35岁开始,人的骨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特别是在女性绝经后、男性60岁以后,出现骨量快速、持续下降,骨结构变脆。老年人钙质摄入不足或是体内钙质排出增加,会造成血钙的降低。为了维持血中钙质的浓度,机体会把骨骼中的钙质抽离,以维持血钙浓度。持续的钙流失会使骨头中的骨小梁变细、变少甚至变形,同时骨外层部分的皮质骨也会变薄,导致整个骨骼变得脆弱而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后要先做家庭处理

老人一旦骨折,家人应尽己所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并做力所能及的处理,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凡有可疑骨折的,均应按骨折处理。应首先抢救生命,拨打“”求救。老人骨折院前最佳急救期是伤后12小时。

如病人出现神志淡漠、脉搏细数、四肢冰凉等休克状态,应以抗休克为主:一般取卧位,肢体放置在非疼痛部位,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有创口,用绷带压迫包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要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不要随意牵拉骨折部位,以防加重损伤血管和神经。一般可使用夹板固定患者的骨折处。对于不同位置的骨折,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颈、腰椎骨折。颈椎骨折,用衣物、枕头放在头颈两侧,使其固定不乱动。腰椎骨折,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在正立位或者非疼痛位。搬动脊椎脆性骨折病人的规范动作如下: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颈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运动,将患者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运送中用硬夹板,禁止一人抱起,应2~4人抬。

2.大腿骨折。自腋窝到脚跟用一块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健肢移向伤肢并列,夹板加衬垫后。固定应包括上下关节,以达到制动的目的;有骨突起部分应用棉花、软布垫起,不要使木板与骨突起部直接接触,防止压迫成伤;闭合性骨折有畸形时,应将其拉直,同时固定;开放性骨折时只用净水冲洗伤口,不要把外露骨头复位,只需止血包扎固定即可;固定肢体的指(趾)头应暴露在外,以便观察血循环情况。

3.前臂单纯骨折。肘关节屈曲90°,五指伸直张开,拇指对向伤者鼻子的位置。上臂骨折要用两块夹板或木板分别在上肢内外两侧,加上衬垫如棉花、衣、布等,用三角巾、绳子或布条绑定。

4.小腿骨折。在骨折处上、下两端,膝下和大腿中部分用布带缠紧,在外侧打结,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

伤者经妥善固定后,医院救治。

骨折后能手术的别拒绝

脆性骨折的老年人如果有多发伤,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抢救。早期是抢救生命,中期是防治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期是矫正和治疗各种后遗症和畸形,急救、复位、固定、功能训练是骨折治疗的四项原则。老人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接受手术。因为如果身体情况能够耐受手术,就能够尽快恢复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但对于伴随有多发疾病的老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保守疗法。

骨折后老人需要补充钙质,可以适当多吃虾米、鱼、芝麻等含钙较多的食物,多晒太阳。老人还要多吃新鲜果蔬,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老人如果长期卧床,家属应密切观察其血压、心律变化,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者更应注意,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治疗;每天给老人轻拍背部,自下而上,让他们深呼吸并咯出痰液,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减少肺炎的发生;每两小时帮助老人更换体位一次,夜间3小时~4小时一次。

延伸阅读脆性骨折可预防

第一,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治疗骨质疏松症基本的办法就是补钙加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要摄取足够的钙元素,成年人最好每天达到毫克,而老年人则达到毫克。老年人适合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芝麻、牛奶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老人操等。

第二,防止外伤。室内防跌要注意如下问题: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使老年人减少穿衣,活动轻便;室内物品摆放不阻碍老年人行动;桌椅等家具应稳固,不能摇摆晃动;地板和鞋子要防滑;浴室和坐便器旁边要安装把手。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yy/101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