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处理小伤口不一定要到医院,但对于家里常备的不同剂型外用药该怎么正确使用,许多人还是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黄教授介绍说,多数家庭常备的外用药大致可分为药水、药酒、药膏、药油等几种剂型,建议在自行处理外伤时,要先分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再下手——

药酒:外用内服不可混淆

药酒通常分为治疗性药酒和保健性药酒,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是外用还是内服,不可混淆。外用药酒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一般来说,治疗性药酒都会标明适应症、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多作外用。而保健性药酒可以根据体质、功效、季节适当服用,但宜慎重。因为这类药酒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作用,且含有酒精与药物,有些人就不适合饮用,如有出血性疾病、发炎、支气管炎、肝炎、溃疡、肺结核、高血压等病,以及在妊娠期、哺乳期、行经期均不宜饮用。

在使用自制的外用药酒时一定要注意用法。比如,涂擦伤口前最好温一下,这样更利于药性的渗透,涂抹时应保证一定的涂擦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但对于明显红肿或局部出血的软组织部位,以及关节脱位、表皮明显破损、刚刚骨折的部位都不适宜使用药酒。

药水:碘制剂是理想消毒剂

常见的有生理盐水、红药水、紫药水、双氧水、酒精和碘制剂等,其特点是消毒作用弱,适用于较轻微且需简单清洗的小伤口。其中,生理盐水是作用最弱的消毒剂,而红药水和紫药水因涂抹后影响外观较少用;双氧水久放易脱氧失效,杀菌的起效时间短,不宜用来清洗较大的伤创面。酒精对伤口都有一定的刺激性,酒精过敏者禁用,且要避免伤及眼睛,对于有明显破损、糜烂及有渗出液的伤口要慎用;碘酒、碘伏倒是比较理想的消毒剂,但碘酒中含有酒精,可引起伤口疼痛,这时可选用碘伏。

药膏:使用不当易阻塞毛囊

皮炎平、氢化可的松软膏、扶他林软膏、四环素软膏、绿药膏等都是许多家庭常备的药膏,使用时要认真看看它们的适应症。这些药膏多数是由凡士林和猪油等作基础材料,再加入各种药物配制而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用对症了效果也较好。由于药膏所含油脂较多,封闭作用强,对于外伤导致的急性皮炎就不一定适用了,特别是当伤口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过多时,不慎使用易阻塞皮肤毛囊并使渗液增加,加重病情。相反,对于因干燥、脱屑或苔藓样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损伤,具有隔绝空气、保护创面兼润肤作用的药膏倒是不错的选择。

药油:万花油是救急好帮手

万花油、红花油以及舒筋消肿活络油也是不少家庭常备的外用药,多用于局部慢性淤肿按摩时配合应用或局部损伤的稳定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易挥发,药性保留得久、对皮肤刺激少,但药力渗透作用缓慢。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刚扭伤时切忌马上涂用红花油、万花油按摩,以免加重皮下软组织的血液渗出,令患处肿胀程度加剧。正确的做法是先冰敷、固定,待肿胀消除后再用红花油或万花油通经活血。特别提醒万花油药性温和,配方独特,一般不会刺激伤口,是家用常备药油中能够直接接触小破损皮肤的“救急油”。(责任.:半山枫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jg/3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