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处理皮肤裂伤及手术切口的方法层出不穷,有传统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外科缝合术,有多用于头皮及躯干的钉皮器,有适用于手术切口的组织胶水粘合,强调减少瘢痕形成的美容缝合术,还有近年发展的减张贴合治疗等。其中,常用于面部皮肤裂伤的为外科缝合术、美容缝合术以及组织胶水粘合术。

一、了解面部皮肤裂伤治疗策略,一般采用外科缝合术,适用范围比较广

传统处理面部皮肤裂伤一般采用外科缝合术。其优势为可以处理绝大多数的皮肤裂伤,面对复杂创面情况,也可以灵活处理。缺点是远期外观效果相对较差。整形外科缝合则选用美容缝合,逐层对齐。

临床中如何选用合适的缝合线得到了广泛的探讨,不可吸收缝线易打结,不易断裂,引起炎症反应小,可吸收线在降解过程中会引起炎症反应,故应根据伤口深度选择合适的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应首先判断患者有无失血性休克症状、有无外伤后器官功能损伤。确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行整形外科治疗。

头面部皮肤裂伤在皮肤裂伤中发生率较高,而明显的面部瘢痕有可能引发患者对外观、社交方面相关的负面心理,处理不当时则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当积极进行减少患者面部瘢痕增生的治疗。根据瘢痕评级评分表现,应优选美容缝合术处理创面。此外,可向患方介绍有效的抗瘢痕治疗。

目前,头面部瘢痕预防常用治疗方法为外敷硅酮产品,坚持至少3-6个月,坚持1年为佳。术后形成瘢痕也可配合激光治疗改善瘢痕,近年来自体乳化脂肪注射也用于瘢痕的修复治疗。面部皮肤裂伤的处理对医务工作者是一种挑战,需要丰富的经验、良好的沟通以及对患方耐心的指导。

二、了解手术材料及方法,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不同,术后护理需更重视

1、手术材料

美容缝合器械使用弯盘、持针器、眼科剪、钩镊、止血钳、一次性注射器、无菌医用手术手套。局部麻醉药品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0.9%注射用生理盐水。材料使用无菌纱布、碘伏棉球、无菌医用敷贴、5-0聚乙二醇酸可吸收缝线、6-0聚丙烯不可吸收缝合线。

外科缝合术器械使用弯盘、持针器、组织剪、平镊、钩镊、止血钳、一次性注射器、无菌医用手术手套。组织胶水粘合术器械使用弯盘、小钩镊。无需麻醉药品。材料使用无菌纱布、碘伏棉球、无菌医用手术手套、组织胶水。

2、术前准备

仰卧位,充分暴露创面。由患者家属配合控制患者动作,防止患者挣扎乱动,影响手术效果。以碘伏棉球消毒创周及创面,等待下一步操作。麻醉方法:2%利多卡因注射液与0.9%注射用生理盐水1:1配制局麻药。

用注射器在创面一侧进针进入皮下,回抽,见无回血后推入麻药,使皮下组织轻度肿胀;继续平行于创面,水平进针,回抽无回血后边退针边推入麻药,使药液在创面周围充分浸润。

3、手术方法

(1)行面部美容缝合术

进行术前准备及局麻,待麻药生效后,以碘伏棉球擦拭创面内的腔隙,带出异物或血块。拉拢两侧创缘,必要时以组织剪修剪皮缘,使之能够整齐贴合。探查创面内,以可吸收皮下缝合线缝合关闭死腔。皮下缝合采用内翻缝合:即缝针先从组织深部进针,斜向上出针,再从对侧浅部进针、深部出针。

逐层对位缝合皮下组织。观察皮下组织无明显渗血后,以不可吸收缝线缝合表皮,针距和边距0.2-0.3cm。无创伤(仔细修剪创缘损伤组织)无血肿和异物(机化和囊肿发生)无感染(迅速和准确,8h以内)无张力(皮肤间断张力)无错位(由内向外分层对位缝合)。皮下组织的缝合最重要,关键在于减张和封闭死腔,缝合完毕时皮缘轻度外翻,不应存在张力。

(2)行面部外伤外科缝合术

进行术前准备及局麻,待麻药生效后,以碘伏棉球擦拭创面内的腔隙,带出异物或血块。用手指将创面两侧向内拉拢对合,寻找张力方向及合适的进针点。持针器夹取缝线,于创缘一侧垂直于表皮进针,向创面内出针。

在对侧从同样的深度进针,从表皮垂直出针。尝试拉紧,观察裂口两侧高度是否一致,以拉紧后创缘轻度外翻为佳。持针器行器械打结。以0.3-0.5cm的间距间断缝合,完整缝合伤口。缝合后静置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无异常后重新以碘伏棉球擦拭创面,适当加压包扎。

(3)行组织胶水粘合术

观察伤口内有无持续渗血,渗血较多则需纱布按压止血。无明显出血后,向内推挤伤口两侧皮肤,使裂口自然对合成缝状。以小钩镊进一步向内推挤创缘皮肤,使两侧创缘皮肤高度一致,对合整齐且呈轻度外翻。

确认创缘完全干燥,Histoacryl组织胶水点状涂抹创缘,待胶水干燥凝固结实后,继续下一部位的胶粘处理。将皮肤裂口全部对合后,检查有无局部胶水过薄,以组织胶水涂抹局部薄弱处加强。组织胶水涂抹到创面边缘0.5cm左右。待胶水完全干燥后,覆以外层敷料包扎,保护伤口及组织胶水膜。

4、术后处理

清创缝合手术及美容缝合术后告知患方创面忌沾水等注意事项。患者于术后第2天更换伤口表面覆盖敷料,视愈合情况7天左右拆除伤口缝线,拆线24h后伤口可正常沾水,伤口注意防晒、常规护理,两周内避免局部受力。

组织胶水粘合术后患者应保护术区,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胶水膜破裂或者创面渗出增加。于第2天更换伤口表面敷料,观察创面变化。于7天左右去除敷料。去除敷料后可正常沾水,待术区组织胶水完全脱落。嘱患方自结痂完全脱落后,坚持足量使用硅酮制品抗瘢痕治疗,持续6个月。

结语:目前,面部皮肤裂伤外伤是整形外科常见急诊病例,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成人部分患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面部皮肤裂伤的发生风险更高。在面部裂伤发生后,患者往往对急诊处理的过程和结局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处理伤口的时间长短,愈合时间,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体验,术后患处瘢痕的大小等。

#医美大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fl/167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