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牙医爸爸手记(二)牙外伤病例的思考你的孩子有没有在学校磕碰的经历?当老师突然给你打电话,告知你的孩子在学校出现外伤,你第一时间一定会想到孩子磕到哪里了?严不严重?我作为一位牙医爸爸,如果我接到上述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孩子的牙有没有磕到。正因为我已为人父,所以更听不得孩子受伤的事情,但作为医生我又必须去面对。。。。。。年11月16日11:20我接到了一位妈妈焦急的电话,她用焦虑而又急切的语气告诉我,校医给她打电话说,她8岁的孩子在学校不小心把牙磕掉了,现在可不可以让校医带着孩子来找我?她自己马上从家里赶过来。电话那头我明显的感觉到妈妈的焦虑和不知所措但又要保持镇定的语气。说实话,这也是我工作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例,我在电话里急切的和她确认,你是确定牙齿全都掉出来了吗?在得到她的肯定答案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告诉她尽快赶过来,并记得把脱落的牙齿带过来。放下电话,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牙外伤病例,看看表,已经快到中午了,我们尽快为可能要做的手术做了很多准备。年11月16日12:20那位焦急的妈妈,焦急的校医和惊恐的孩子都出现在我的诊室,孩子的嘴唇上还有血印。校医小心的把一个纸杯递给我,两颗完整的小牙安静的躺在生理盐水棉球里。为了抢时间,我们简单询问了病史后,立即进行了“牙再植手术”。年11月16日13:00“牙再植手术”顺利完成。这位妈妈依旧十分焦虑,孩子惊恐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校医则如卸重任的样子。我简单的安慰了这位妈妈,通知他们一周后来拆线,并做了病例记录。晚上回到家,我的心情很沉重,望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医院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老婆。老婆听了一半忙摆手对我说,别说了,听着心里都十分难受。我告诉她,我今天心里也非常难受,自从当了爹后,我也听不得孩子受委屈的事。通过和老婆的交谈和讨论,我发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他们没有及时赶到,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1孩子刚换的下前牙,还没有用就没有了,成了“小豁牙”2在18岁以前他将一直戴着一副活动义牙,保持占位,而且还要随着颌骨的增龄性变化,不断更换义齿。3在未来的十年,他的父母医院,直到18岁后颌骨发育稳定,才可以采取最终修复方案。4由于这次外伤,牙齿的问题一定会在他内心留下深刻的烙印5由于活动义齿的佩戴,会让这个男孩在社交场合不自然,可能会招致同学们的嘲笑,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失去自信。牙完全脱位的原因是:1.直面型(母亲小时候反合)上前牙略唇倾,偶有反合习惯,突发外力致牙脱位2.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牙周膜具有弹性最后,我的结论是,等他们来复查的时候,我要对他们母子进行心理疏导和观察。书上说术后两周就可以拆除夹板,但我之前没有遇见过这样的病例,我咨询了儿科的医生,他们告诉我,只要牙脱位超过半小时,存活的几率就会很小,还是要早“杀神经”,我又查阅了一些文献从我的主观出发,我非常想给他把牙保住,毕竟孩子才7岁,毕竟那是我亲自做的手术,但医学是客观的,医生是理智的,我用理智克服了情感,我约患者两周后来“杀神经”。当我看到孩子平静的躺在牙椅上时,我看着我亲手植回去的小牙,一咬牙,心想,就这样算了吧。可谁知,我一脚踩在踏板上,紧贴牙面的高速钻针居然没有转,我心里咯噔一声,我想,会不会是天意,这次我的情感让我放下了机头,我知道,这是非常冒险的做法,结果我现在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去想,此刻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兴奋,看着这颗洁白的小牙,我想就算只有1%的成活几率,但对于它来说确是%.最终我没有“杀神经”,望着她们母子离开诊室的背影,我不知我的做法是对是错,但此刻我的心理很舒服。就这样坚持复查了一年,虽然在X光片显示再植的两颗牙根尖有一些暗影,但外观并没有牙髓发炎的症状,牙齿情况良好,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妈妈和孩子的心情也非常好,孩子和我也越来越熟悉了。突然有一天妈妈又打来电话说,哥哥在寄宿学校打来电话说那颗牙下方的牙龈有个洞,我放下电话沉思了一会想,该来的还是来了。周末我在诊室见到了妈妈和孩子。妈妈焦虑的目光一直希望从我身上找到答案。答案是:右下的那颗恒牙的牙龈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洞,再植的其中一颗牙发生了根尖周炎的症状,导致了根尖牙槽骨的吸收形成了瘘管。好在牙齿还没有松动,我选择给他进行了根管治疗。治疗结束后,我告诉妈妈一定要叮嘱孩子咀嚼的时候多注意,不要用下前牙啃或磕东西。又过了三个月,这个治疗的小牙开始变色了,在X光片上看到这颗治疗过的小牙根尖的阴影终于消失了,但旁边的那颗再植的小牙根尖区始终有一个阴影。但从外观检查各种临床指标都和正常的牙齿没有区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这颗牙有牙髓感染,经过这么长时间一定会像治疗过的那颗牙一样,变色,甚至牙龈出现瘘管,但这些表征都没有发生,这又如何解释呢?另一颗牙杀不杀神经呢?我再一次陷入困境,但又有前一颗牙齿的治疗观察作为例证,我也对未来病情的转归有了一些信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把各种情况都和这位妈妈沟通的很清楚,这次这位妈妈镇定了很多,因为通过一年多和我的接触,她们全家已经对我非常信任,同意继续观察,一旦这颗牙齿出现牙髓症状,立即选择根管治疗。就这样又观察了两年,也就是距这个孩子第一次来手术已经四年了,在我们和这位妈妈及孩子自己细心的呵护下,这颗牙齿依旧十分坚挺,除了X光片上那个阴影外,牙齿和牙龈的色泽及对温度的敏感度和其他好牙几乎没有区别。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其他有意思的事情1.弟弟经常陪哥哥一起来看牙,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口腔宣教,两个孩子均已消除了牙科恐惧,且刷牙习惯和口腔卫生维护情况明显高于同龄的其他孩子。2.两个孩子之间也有一些差异,哥哥作为患者,明显要比弟弟的口腔保护意识要强很多。这两组照片汇集了四年来,孩子口内的换牙情况的动态演变过程,好像一部电影,可歌可泣。病例比赛通过这四年的观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病例,我把整个过程编写成了一份病例《下颌年轻恒牙再植术一例的思考》,

获第17届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牙体牙髓病学案例大赛二等奖

(年9月)

民主党派信息提交在撰写病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公众(尤其是学校、老师及家长、患儿自身)缺乏对脱位牙应急处理的知识,我查阅文献时发现:由于牙脱位常常发于学校游乐园运动场或家等场所,故常不能实现即刻再植,所以发生牙脱位后的关键是将脱位牙保存在一个理想介质内并及时就诊,以确保再植牙的预后疗效。非生理性溶液包括牛奶生理盐水和唾液等,它们只能作为一种应急的临时保存PDLC(periodontalligamentcell,PDLC)牙周膜细胞介质使用,德国Dentosafe公司和美国EMTToothSaver公司都生产了一种保存脱位牙的牙科急救箱,室温(低于37℃)下未开封能存放3年,这种牙科急救箱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培养基,实验证明SCMM能长时间保存PDLC活性和增值能力,对受损的PDLC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并被许多国家引进放在牙脱位高风险区,例如中小学校。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履行谏言献策的权利,提高社会的对青少年牙脱位应急处理的重视程度,我又撰写了一篇信息《中小学校应设立“牙齿脱位黄金30分”应急预案》上报给东城民建信息委,希望得到更多人士对这个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fl/14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