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外伤包括牙周膜的损伤、牙体硬组织的损伤、牙脱位和牙折等。这些损伤可单独发生,亦可同时出现。对牙外伤患者,应注意查明有无颌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牙震荡

牙震荡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牙体组织的缺损。

较轻外力,如在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或较轻的外力撞击等所致。

伤后患牙有伸长不适感,轻微松动和叩痛,龈缘还可有少量出血,通常受伤后无反应,而在数周或数月后反应开始恢复,3个月后仍有反应的牙髓,则大多数能继续保持活力。伤后一开始牙髓活力测试有反应的患牙,若后来转变成无反应,则表示牙髓已发生坏死,同时牙可变色。

1~-2周内应使患牙休息。受伤后1.3.6.12个月应定期复查。

牙脱位

牙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牙槽窝者称为牙脱位。由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牙脱位的表现和程度不一,轻者偏离移位,称为不全脱位;重者可完全离体,称为全脱位。

牙部分脱位常有疼痛、松动和移位等表现,同时因患牙伸长而出现咬合障碍。牙完全脱位者,则可见牙完全离体或仅有少许软组织相连,牙槽窝内空虚。

治疗牙脱位应遵循的原则:保存患牙

No.1

部分脱位牙

应在局麻下复位,结扎固定4周。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复查,若发现牙髓已坏死,应及时作根管治疗。

No.2

嵌入性的牙脱位

在复位后2周应作根管治疗术,因为这些牙通常伴有牙髓坏死,而且容易发生牙根吸收。对嵌入性脱位牙的年轻恒牙,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突的吸收。

No.3

完全脱位牙

在0.5小时内进行再植,90%患牙可避免牙根吸收。因此,牙脱位后,应立即将牙放入原位,如牙已落地污染,应就地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然后放入原位。如果不能即刻复位,可将患牙置于患者的舌下或口腔前庭处,也可放在盛有牛奶、生理盐水或自来水的杯子内,切忌干藏,医院就诊。

牙折

外力直接撞击,是牙折的常见原因。也可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发生。

按牙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3型。就其损伤与牙髓的关系而言,牙折又可分为露髓和未露髓两大类。

冠折:缺损少,牙本质未暴露的冠折,可将锐缘磨光。牙本质已暴露,并有轻度敏感者,可行脱敏治疗。牙髓已暴露的前牙,对牙根发育完成者应用牙髓摘除术;对年轻恒牙应根据牙髓暴露多少和污染程度作活髓切断术。

根折:根折的治疗首先应是促进其自然愈合,即使牙似乎很稳固,也应尽早用夹板固定,以防活动。除非牙外伤后已数周才就诊,而松动度又较小就不必固定。

外伤发生后的治疗是否及时,决定治疗的成败,因此外伤发生后一定要及时就诊。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fl/149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