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55载从医生涯、36年学科带头人,周良辅院士致力于神经外科高难度项目技术创新,刷新一项项世界先进水平,创造无数生命奇迹。 周良辅,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血管病变、颅脑外伤、先天或后天畸形等诊治。 已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35人,硕士生40人。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余篇,SCI收录余篇,主编专著7本。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次,省部级一等奖4次,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被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官方杂志选为年度人物。年获世界神经外科联盟终生荣誉奖章和奖状。 周良辅院士是享誉全球的神经外科专家,担任中国最大的神经医院神经外科主任。55载从医生涯、36年学科带头人,周良辅院士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神经外科事业。 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神经外科医学领域的高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他殚精竭虑于神经外科中高难度项目的技术创新,对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诊疗造诣精深,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毅力,刷新了一项项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大医精诚。他赢得了国内神经外科学同行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国外著名同行专家的认可和赞赏。东方神刀,他当之无愧。 每年2万例脑外科手术,挽救上百万患者生命 年出生的周良辅,祖籍福建,生长于广东,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医院普外科,年到脑外科。脑外科,这是一份常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又苦又累,手术台一站就是5-6小时,有时还通宵达旦,顾不上吃饭、睡觉成为常态,周良辅默默承受。而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又促使他小心翼翼救治每一位患者。每当救活一位命悬一线的生命,医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周良辅从被动接受中找到了兴趣,他开始潜心钻研起每一例手术中的不足之处,从改进止血工具着手,进一步提高救治疗效,以期救活更多的危重患者。 在周良辅眼中,外科医生手中的一把刀,维系着多少人的生命,刀开得好不好,会影响着病人的一生和整个家庭的幸福。因此,选择了做医生,就选择了不断地追求与探索。 上世纪60年代末,国外开始运用显微镜手术,周良辅也跃跃欲试,酝酿起了国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初步设想并付诸行动。他主动与科研机构合作,提供想法和思路。年,在周良辅亲力亲为下,我国第一台医疗、科研合作研发的显微外科镜问世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第一例国产显微镜用于临床的显医院脑外科成为现实。 为了训练显微镜下眼、手的配合,周良辅先从缝合老鼠开始,反反复复训练了几个月。第一次操刀显微外科手术的情景,周良辅历历在目。那是一名50岁的男性动脉瘤患者,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在显微镜的作用下,原本肉眼看不清的病灶清晰可见,肿瘤被彻底切除,被肿瘤侵犯的血管被成功吻合,经过8小时的奋战,第一例显微外科手术在周良辅手中成功了。 从那时开始,医院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每年为近2万名患者施行显微脑外科手术,挽救了上百万患者的生命。 周良辅总是站在世界医学发展前沿,从显微外科到微创手术,本世纪初,他又紧跟国际医学步伐,在全国最早开展伽马刀脑手术,运用最新、最高难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他最大的奋斗目标。 在他55年的从医生涯中,除了看门诊、做手术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扑在看资料、做实验上。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忍受着福尔马林刺鼻的怪味,一次一次地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解剖研究,寻找手术刀进入病变部位的最佳路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50多年的潜心研究中,他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最佳的“入路”,力求使肿瘤部位充分暴露,便于切除干净,从而避免和减少对神经的损伤,最大程度地减轻对病人生命的威胁。 享誉环球,打造我国神经外科“航空母舰” 年,周良辅担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当时的神经外科仅有50张床位、10名医生。周良辅率领团队艰苦创业、勤奋不懈,将华山神经外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张床位、名医生,拥有一流的诊疗设备和设施,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蜂拥而至,华山神经外科的品牌享誉海内外。 周良辅院士领导下的医院神经外科,在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诊治等医学领域,处于国内领先,达国际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他为我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36年华山神经外科主任,超长的任期业内绝无仅有。周良辅院士现在还每周组织疑难杂症会诊,指导学生手术,只要病人需要,他永不停歇。 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