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疫情防控演练

为深入贯彻落实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东区卫健局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心全意做好门诊预检分诊、住院过渡病房等部门登记、流调、检测、防护等系列工作,医院疫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西宁市关于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医院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发热患者、住院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演练预案。

一、演练目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治”疫情防控十六字要求,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处置水平,检验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应急队伍实战经验,依据《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疫情防控16条措施要求,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流程,检验各部门应急处置机制衔接是否有序有效,应急准备能力、现场处置能力是否达到常态化防控要求。强化准备,锻炼队伍,提升处置能力,充分体现疑似病例的发现、控制、判定、转运等核心环节。

二、组织安排

1、年8月11-13日,医院按照《西宁市卫健委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医院组织召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专题会议。院长周景芳同志受党支部书记唐兴林同志的委托以预检分诊、手足显微外科、骨科和康复医学科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急演练预案,并在全院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培训。对预检分诊发热患者演练脚本和手足显微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三个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的应急处置演练脚本进行了审核。

2、本次演练旨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应急处置意识,规范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进一步检验医护人员对发热患者、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应急处理流程的掌握程度,认真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最大程度减少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3、参加此次演练的院领导有院长周景芳同志、副院长吴跃全同志、院长助理马育霞同志、院长助理张正元同志、医务科主任黄莲梅同志、评审办主任/医务科副主任孙春玲同志、院感科主任郑桂兰同志、护理部主任马秀兰同志、院办公室主任胡美玉同志、各科主任、护士长及各科参加演练的医护人员共50余人,交流观摩的80余人。按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参与此次演练的全体医护人员详细学习了具体方案,明确演练的流程及各自岗位职责,力求做到在演练的过程中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三、应急演练

1、手足显微外科:副院长吴跃全同志担任总指挥。

年8月11日下午2:45分演练人员准时就位,14:50分,总指挥下令,演练开始。手外科住院患者张某,因“右手腕割伤”急诊入院,暂住过渡病房,立即手术并采集核酸检测样本,次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护士长第一时间报告科主任顾喜德,医院疫情防控办公室,请示院领导,报告院感科、上报城东区疾控中心,区卫健局,同时安抚患者,做好防护隔离及转运准备,电梯处于备用状态。按照“边隔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原则,病区立即实施闭环式管理。下午3:07分,医护人员(二级防护)、转运车辆(司机二级防护)准备就绪,将患者安医院。科内、病房、过道、电梯、走廊、转运车辆及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演练结束,医务科主任黄莲梅、院感科主任郑桂兰、护理部主任马秀兰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2、预检分诊:院长助理马育霞同志担任总指挥,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后勤科及相关科室参与。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现场观摩学习。

年8月11日下午3:30分,发热患者转运演练人员、物资、车辆准备就绪,总指挥发令,演练开始。

依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规范标准要求,红外线测量体温,为37.5°,体温枪再次复查体温37.6°,扫健康码为“黄码”,立即上报疫情防控办公室,通知隔离点,安抚患者,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流行病史。医院疫情防控转运流程,隔离点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和车辆(司机二级防护)即刻到达现场,转运医院发热门诊。

3、骨科:院长助理马育霞同志担任总指挥,院长周景芳同志、副院长吴跃全同志、院长助理张正元同志及各职能科室主任、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了此次演练。

年8月6日下午3:45分,患者张某急诊以“左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入室(过渡病房),立即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否认去过中高风险区及接触其地区人员,次日核酸检测报告阴性,将患者张某转至普通病房入住,完善相关检查,安排手术。年8月9日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3天自诉咽部不适,体温38.6°,转至过渡病房隔离,急查核酸检测报告阳性,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对原住病房进行了彻底消毒。年8月12日下午3:30分准备就绪,总指挥下令,演练开始。护士长接到患者张某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第一医院疫情防控办公室,请示院领导、上报区疾控中心,迅速安置患者、做好防护、准备转运。院感科、护理部、院办公室、后勤科积极配合,转运快速、安全、高效。

4、康复医学科:副院长吴跃全同志担任担任总指挥,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参与了演练并进行了点评。

年8月13日下午3:00,演练开始。巡回护士发现患者干咳、测体温37.8°,告知主管医师,做好一级防护。查看患者判定疑为四类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单独隔离,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曾与中风险区返宁人员有过接触,安抚患者,就地隔离。迅速上报疫情防控各部门,联系核酸检测取样点,最快时间出具检测报告(阳性),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科室防控小组应急装备就绪,所有医护人员二级防护,指导患者穿好防护服,在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后勤科的积极协助下安全转运患者医院,并进行了终末消毒。

四、取得成绩

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措施果断、团结协作、上报及时、转运快速。整个过程有条不絮,真实有效,全面梳理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处置流程,体现了医务人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训工作扎实,物资准备齐全,病例转运迅速,消毒隔离到位。本次演练通过“预检分诊发热患者体温37.3°,扫健康码为黄码;病区急诊过渡病房病人核酸检测阳性;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发热、干咳,核酸检测阳性;住院病人术后发热,核酸检测阳性”四个案例为前期开始演练,全院参与、责任到人,参演人员依照实战标准参与其中,整个演练过程情景真实,行之有序。

3、信息通畅,重点明确。院长周景芳同志对此次演练严谨规范,医务人员严格按照预案流程操作,采取标准的防护措施,为患者提供及时救治的同时,以更加安全的措施化解风险,医院安全的诊疗环境,保护医务人员“零感染”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五、效果评价

演练结束,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医务科主任、院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对本次演练活动流程和效果给予了点评。

1、预检分诊发热病人从测量体温、登记、扫码到转运,流程规范,分工明确,转运迅速,消杀彻底。

2、急诊入院患者发热、核酸检测阳性案例,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依次按上报流程请示院长,报告院感科,上报城东区卫生健康局和区疾控中心,安抚病人,立即隔离,快速转运。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演练预案要求。

3、住院病人术后发热、核酸检测阳性案例,报告及时,信息准确,按预案要求进行了本次演练,重点隔离和疏散细节做到了真实有效。

4、入院病人干咳,流行病学调查有中风险地区返宁人员接触史,核酸检测阳性案例,立即按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医疗组、护理组、消杀组、后勤保障组人员、车辆、物资立刻到位,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运”。

5、演练评价结果:(1)手足显微外科现场物资准备充足,医护人员配合协作好。(2)预检分诊询问仔细,登记清楚,转运及时。(3)骨科演练人员按时到位,操作熟练,整体组织准确、高效。(4)康复医学科个人防护到位,应急处理流程合理。本次演练实战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下一步安排

1、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院长助理马育霞同志指出:新医院工作的重点,要坚决避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转运”的方针,以练备战,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完善机制,临床医技等各部门对演练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不断检验和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最后,院长周景芳同志强调:演练是一种手段,一种体验,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最好机会,医院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练兵”。希望各科室各部门认真履职,继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化处理流程,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医疗安全。并对全院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思想认识再提高,二是应急机制再完善,三是培训力度再加强,四是防控责任再落实。

恒生

骨伤

供稿:医务科孙春玲/院办胡美玉

排版:外联部马超

审核:副院长周彦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xg/165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