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手外科收治一名3岁女童 女童左手无名指末节发黑 已经坏死 而罪魁祸首 竟然是小小的创可贴 创可贴包扎不当且未更换 3岁女孩手指坏死只能截指 一个月前,家住蔡甸的3岁女孩欢欢(化名)左手无名指不慎受伤,医院接受了简单的缝合治疗。 一周后,包扎伤口的纱布松掉脱落,欢欢奶奶用橡皮筋加固,橡皮筋滑落后,又用创可贴进行包扎。其间欢欢的家人没有为她更换创可贴,也没有观察手指状况。 直到3天后,欢欢的父亲出差回家,才发现欢欢的左手无名指出现明显肿胀,末端已经发黑。 7月20日,医院手外科就医,此时,欢欢的左手无名指已经出现缺血性坏死。 医生建议先用活血扩管的药物保守治疗,但是经过10余天治疗未见好转,手指末端呈现干瘪状态,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坏死的手指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骨髓炎。 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8月18日,医院手外科翁雨雄教授团队为其实施截指手术,截除了无名指中节远端的坏死部分。 虽然后期将会根据欢欢的发育状况,可以考虑手指修复再造手术,但是手指部分截除造成的身体残疾和心理创伤是无法挽回的。 儿童手指脚趾受伤 切忌环状包扎,也不要太紧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欢欢的主治医生艾方兴介绍,他们收治过一次类似病例,因为发现和处理得比较及时,那位患儿幸运地保住了手指。 艾方兴医生提醒,伤口包扎太紧导致手指末端血流不畅时,手指会有肿胀、麻木的感觉。儿童神经的发育不完全,对疼痛的感知能力较弱,疼痛往往不是持续性的,因此他们不能准确表达出疼痛的感觉。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并且多多观察。 专家建议 手上的伤口需要格外注意,没有良好的消毒在家简单包扎后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人类双手结构复杂,肌腱神经血管位置表浅,许多外伤会引起肌腱、指神经和指动脉的断裂,导致手指运动感觉功能的障碍甚至手指缺血坏死。 在家包扎时,不要给儿童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特别是在手指、脚趾等部位。使用创可贴时,可以采用螺旋式或者交叉式的包扎方法,切忌缠得太紧。 同时,使用期间要注意观察手指的状态,如果出现明显肿胀、发黑、发红、发白或者麻木等异常情况时,应考虑到可能是感染或是包扎过紧,医院手外科处理。 对于污染严重,损伤较深的伤口,还应注意进行预防破伤风的处理。 哪些情况下不能用创可贴? 创可贴是大家经常使用的应急物品,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快速止血的作用,但一定要记住,创可贴并不是万能的!要根据伤口的类型合理使用。 如果伤口是小而浅的,如手指被清洁的刀具划伤,创口较小且无需缝合时,在对伤口清创以后,是可以使用创可贴的。 但如果伤口较深、较大或者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要使用创可贴,医院诊治。 对于表皮的擦伤,建议对伤口消毒以后,擦伤处暴露,外面不用使用创可贴;如果是感染的伤口,也禁止使用创可贴。 对于皮肤擦伤,盲目使用创可贴,由于其不透气,不利于伤口的恢复,而对于较深或者感染伤口,盲目使用创可贴,有可能引起或者加重感染。 使用创可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可贴是不透气的,伤口周围皮肤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创口贴,会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最好每天更换; 2、在更换创可贴时,要注意伤口情况,如果出现伤口红肿,有渗出,那就意味着伤口可能存在感染,医院进一步处理; 3、使用创可贴时,切忌缠绕伤口过紧。 来源:杭州日报、长江日报、人民日报、科普中国 原标题:《痛心!3岁女童手指坏死只能截除,只因一片创可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wh/172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