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m.39.net/pf/a_8846460.html

手周围神经损伤后,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只是为功能恢复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完全依靠其自然的恢复,大多不能达到应有的结果,而必须在神经修复后的整个恢复过程中,接受适当并足够的功能再训练,即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作用包括:

①在损伤的早期,保持身体健康,减少并发症;预防损伤肢体的废用性改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畸形。

②在损伤的恢复期,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

1、物理因子疗法

损伤早期使用电刺激能促进水肿消退、炎症吸收,改善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纤维生长的微环境。

常用的电刺激有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疗等刺激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萎缩,故又称“电体操”。在损伤部位的两端进行适当的离心性或向心性的物理刺激,能促进神经的定向生长。在周围神经损伤处采用某些促生长剂药物做离子导入,对神经纤维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一般认为,肌力越弱,特别是0级或1级,电刺激的价值越大。此外,磁、激光、超声波也有促进周围神经生长的作用。

2、运动疗法

能帮助恢复运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畸形。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首先必须注意维持功能位。上肢关节的功能位如下:①肩关节,屈45°,外展60°,无内外旋。②肘关节,屈90°,前臂中立位。③腕关节,腕背伸40°~50°,尺偏约15°,指屈肌处于最大功能位。④手,在腕轻度背伸、尺偏时,手指在其各关节处稍屈曲,从示指到小指屈曲角度递增。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半屈曲,指间关节轻微屈曲。

以上体位便于进食、抓握和进行个人卫生,如梳头、洗脸、穿脱衣服。

(1)按摩与被动运动:周围神经损伤或手术拆除外固定后,应及时进行按摩与被动运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消肿并松解瘢痕粘连,预防肌腱肌肉缩短和关节挛缩。按摩与被动运动还能通过反射引起肌肉收缩,减轻肌萎缩。按摩手法一般从远端开始呈向心性运动,应强调柔中有刚,但又忌动作粗暴。

(2)“传递冲动”训练:周围神经损伤早期,肌肉的主动收缩尚未出现或刚刚出现,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也就是使相应的大脑皮质及脊髓前角细胞兴奋,并发放运动冲动,使之沿神经轴索传导,直至再生部位。其作用可能为防止神经元变性,加强轴索流的输出及传导,发挥神经营养作用,从而促进周围神经纤维的再生。这种试图引起瘫痪肌肉运动的练习,称为“传递冲动”练习。

(3)肌力训练:运动是维持肌肉正常功能和形态的重要方法。神经损伤后,肌肉的失神经支配会导致肌肉萎缩。早期应用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代替肌肉的主动收缩。但在神经恢复早期,如肌力刚刚恢复1~2级时,则应进行适当的主动肌力训练,使肌肉重复收缩,逐渐加以抗阻力收缩,这样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促进功能恢复。

主动助力、主动、抗阻运动是增强肌力的有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后一旦出现微弱的肌肉收缩,应立即开始主动运动训练。2级肌力时进行助力运动训练;3级肌力时进行主动运动或负荷运动训练;4级肌力时进行抗阻运动训练。对各组受累肌肉依肌力大小选择适当训练方式。

(4)手指关节功能锻炼: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肌肉无主动收缩手指的功能。因此,主要依靠被动的关节运动,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起到消肿作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5)肌电生物反馈:用于3级以下肌肉的锻炼。

肌电生物反馈(EMGBF)在手康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信号反馈,促进肌肉恢复功能。EMGBF对骨骼肌监测,实际是监测大脑发出经周围神经到达肌肉运动终板的脉冲引发运动单位电位,使肌纤维收缩。表面电极将细胞膜离子活动转换成肌电图(EMG)信号,经放大显示反馈给患者,以增加骨骼肌的功能活动。EMGBF治疗手外伤目的是让患者实现对更多运动单位控制,或恢复运动功能的协调性,或促进肌肉放松。作用方式是使肌肉易化和放松,或同时进行。

3、作业疗法

能提高患者训练兴趣,建立对生活的信心;改善肢体尤其是上肢的活动能力,增大运动范围,增强肌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运动的耐力及运动的调节能力等。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康复中、后期的作业疗法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尤为重要。

4、感觉训练

感觉康复训练,即感觉再训练。它是指帮助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患者学会感知由再生神经纤维传入的、与原来性质不同的神经冲动,重建中枢与外周神经正确联系的一类治疗方法。

5、协调能力训练

协调能力训练是以发展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为目标。常用于神经再生肌力恢复已达3级以上的患者,改善对主动运动的控制能力,恢复动作的协调性和精确性,提高动作质量。达到协调的途径是反复练习和完成正确动作。

6、心理治疗

上肢神经损伤,往往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如全臂丛神经损伤,会给患者心理很沉重打击,情绪低落。有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心情急躁,不配合治疗,可以导致进一步的身心损害。患者有这样的心情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面对这种情况,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不应歧视他们,应与他们交朋友,替他们想办法,使他们从心理上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7、ADL训练

ADL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练习(如穿衣、个人卫生、进食等)和其他有实用价值的活动功能练习(如使用各种用具、计算机等)。当肢体基本功能恢复不良时进行这些专门训练,可以增强独立生活及参加适当工作的能力。有时需要在特殊支具帮助下,利用特制工具进行。

8、支具应用

神经损伤早期支具能保持手功能位及防止畸形,其基本作用有以下几点:

(1)稳定和支持作用。

(2)固定和保护作用。

(3)预防和矫正畸形。

(4)提高功能。

总之,上肢神经损伤后应尽早使用手支具,其目的在于保持手的功能位、防止畸形;保护屈伸肌腱、关节、手掌弓和指蹼间隙;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以便于抓握物体;促进手指屈肌紧张以利于抓握。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wh/147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