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工伤等的明显增多,颅脑外伤成为一种常见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称为颅脑外伤。多见于跌倒、交通事故、坠落、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工矿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等。平时占各部位损伤的10~15%,战时约占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为首位。 颅脑外伤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外伤和继发性颅脑外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颅脑外伤和开放性颅脑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对严重颅脑创伤病人来讲,伤后1h是抢救治疗的“黄金时段”。颅脑损伤病人现场抢救是否及时正确,是抢救病人成败的关键。 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要点: 1、要保持镇静:头部受伤者即使无昏迷也应禁食限水,避免情绪激动,不要随便搬动,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如果现场危险,需要搬离,要尽量平移病人,切忌一人拽住两只胳膊、一人拽住两条腿搬动,会造成已有的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因此突然呼吸停止、甚至死亡。正确的方法是三个人一起帮助病人平移,一个人托头、肩部、一个人托腰、臀部,一个人托住膝关节、小腿。 2、要迅速止血:敷料等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切忌在现场拔出致伤物,以免引起大出血。脑组织从伤口流出时,千万不可把流出的脑组织再送回伤口,也不可用力包扎,应在伤口周围用消毒纱布做成保护圈,必要时用一清洁小碗盖在伤口上,用干纱布适当包扎止血,以防止脑受压。 3、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昏迷后,舌后坠、痰和呕吐物都会阻塞呼吸道,就会出现打呼噜的声音,呼吸道阻塞会引起窒息死亡,应用双手放在患者两侧下颌角处将其下颌托起,清除口腔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在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开展基础创伤生命维护,最优先的处理是迅速而彻底的生理复苏,高颅压的处理必须以此为基础。在没有脑疝或明显颅内压增高的证据时,任何假设性或预防性的处理都不能与最佳的全身复苏相悖。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两点: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第二,纠正低血压。包括立即处理活动性伤口,快速静脉输液,补足血容量,维持平均动脉压在80mmHg(1mmHg=0.kPa)以上。必要时可使用升压药物(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这是因为伤后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加重颅脑损伤的病死率。 5、不要遗漏胳膊、腿、胸、腹部等。 头痛、呕吐是颅脑外伤后最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重应警惕颅内血肿。重型颅脑外伤常常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颅脑外伤后患者会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损伤严重。绝大多数患者受伤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 ——END—— 精彩回顾,一键收藏: 1、急救抗疫实录 2、急救抗疫实录2 3、急救手册,人手一份(版) 长按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