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轻轻考

考点一、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均由直接外力造成,损伤类型与致伤物种类密切相关。钝器常造成头皮挫伤、不规则裂伤或血肿,锐器大多造成整齐的裂伤,发辫卷入机器则可引起撕脱伤。

知识点1.解剖特点

(1)根据头皮损伤的情况,可推测外力的性质和大小,而且头皮损伤的部位常是着力部位,而着力部位对判断脑损伤的位置十分重要(如图)。

(2)头皮血运丰富,伤后极易失血,部分伤员尤其是小儿可因此导致休克。

(3)虽然头皮抗感染能力和愈合能力较强,但处理不当,一旦感染,便有向深部蔓延引起颅骨骨髓炎和颅内感染的可能。

知识点2.分类、诊断及治疗

头皮损伤分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

(1)头皮血肿头皮富含血管,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可使血管破裂,而头皮仍保持完整,形成血肿。头皮血肿分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三类,各自特点及处理原则如下表。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血肿位置

皮下层和帽状腱膜层之间

帽状腱膜下的蜂窝组织

颅缝之间的骨膜下

血肿特点

体积小,较局限,易于看出

无波动感,周边较中心硬

易误诊断凹陷性骨折

较大,可延及全头,不受颅缝限制,有明显波动感,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可致休克

也较大,不超过颅缝,张力较高,可有波动感。诊断时应注

意是否伴有颅骨骨折

治疗原则

此种血肿无需处理数日

后可自行吸收

①血肿较小者,可加压包扎,待其自行吸收。②血肿较大者,穿刺抽

吸后再加压包扎。③反复穿刺加压包扎,血肿仍不能缩小者,需注意是否有凝血障碍或其他原因

处理原则与帽状腱膜下血肿相似,但对于伴有颅骨骨折者不宜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流入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血肿

(2)头皮裂伤可由锐器和钝器伤所致。

①锐器伤:由锐器所致的头皮裂伤较平直,创缘整齐,除少数锐器可进入颅内造成开放性脑损伤外,大多数裂伤仅限于头皮,虽可深达骨膜,但颅骨常完整。

②钝器伤:因钝器或头部碰撞造成的头皮裂伤多不规则,创缘有挫伤痕迹,常伴颅骨骨折或脑损伤。

头皮裂伤应尽早清创缝合,由于头皮血供丰富,其—期缝合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一般伤口为6~8小时)。术中应将裂口内的头发、泥沙等异物彻底清除;明显挫伤污染的创缘应切除,但不可切除过多,以免缝合时产生张力;检查伤口深处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现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脑损伤处理。

(3)头皮撕脱伤是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几乎均因发辫卷入转动的机器所致。由于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三层紧密连接,所以在强烈的牵扯下,往往将头皮自帽状腱膜下间隙全层撕脱,有时还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伤后失血多,易发生休克。

治疗时应在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的前提下,行中厚皮片植皮术。对骨膜已撕脱者,需在颅骨外板上多处钻孔至板障,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

头部外伤后,最常扪及头皮下波动的是

A.皮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C.骨膜下血肿

D.皮下积液E.皮下积脓

头皮裂伤可在24小时内清创缝合的原因是

A.头皮神经丰富B.头皮具有垂直纤维带C.头皮血供丰富

D.头皮坚韧E.头皮富有毛囊结构

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处理原则

A.热敷B.冷敷C.预防感染

D.加压包扎E.抽吸引流

1.B2.C3.E

考点二、颅骨骨折

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有颅骨骨折者约占15%~20%。颅骨骨折的重要性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可能同时并发的脑膜、颅内血管和脑神经的损伤。

知识点1.分类

(1)按骨折形态分分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洞形(穿入)骨折。

(2)按骨折部位分分为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3)按创伤性质分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颅底骨折虽不与外界直接沟通,但如伴有硬脑膜破损引起脑脊液漏或颅内积气,一般应视为内开放性骨折。

知识点2.颅盖骨折

颅盖骨折按形态可分为线形骨折和凹陷骨折两种,前者包括颅缝分离,较多见,后者包括粉碎骨折。

(1)线形骨折线形骨折几乎均为颅骨全层骨折,个别仅为内板断裂。骨折线多为单一,也可多发,呈线条状或放射状,宽度一般为数毫米。

①诊断线形骨折可伴头皮损伤,骨折线本身靠触诊很难发现,主要靠颅骨X线片或CT片确诊。

②治疗线形骨折本身无需处理,但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所在部位时,要警惕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骨折线通过气窦者,可导致颅内积气,应注意预防颅内感染。

(2)凹陷骨折凹陷骨折多为颅骨全层凹陷,个别仅为内板内陷。陷入骨折片周边的骨折线呈环状或放射状。婴幼儿颅骨质软,着力部位可产生看不到骨折线的乒乓球样凹陷。

①诊断凹陷骨折因骨片陷入颅内,使局部脑组织受压或产生挫裂伤,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病灶症状和局限性癫痫。如并发颅内血肿,可产生颅内压增高症状。凹陷骨折刺破静脉窦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范围较大和明显的凹陷骨折,软组织出血不多时,触诊多可确诊。但小的凹陷骨折易与头皮血肿混淆,需经X线片或CT骨窗相方能鉴别。

②治疗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骨及顶骨,手术指征为:a.凹陷深度1cm;b.位于重要功能区;c.骨折片刺入脑内;d.骨折引起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或局限性癫痫者。

手术禁忌证为:非功能区的轻度凹陷;无脑受压症状的静脉窦处凹陷骨折。

男,40岁。车祸外伤后10小时,当时无昏迷。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答话切题,右侧肢体肌力4级,霍夫曼征阳性,头颅X线平片及CT均提示左顶骨凹陷性骨折,直径3cm,深度2cm,正确的治疗是

A.抗感染治疗B.手术摘除凹陷的骨折碎片,解除对脑组织压迫

C.脱水治疗D.观察病情变化,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E.保守治疗,应用神经营养剂

4.B

知识点3.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多为线形骨折,大多由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1)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头颅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不大。颅底骨折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骨折,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如下表。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临床特征

脑脊液鼻漏

熊猫眼征(眶周瘀血斑)

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耳漏

伤后1~2日出现Battle征(乳突部皮下瘀血斑)

助记方法

眼——熊猫眼征、球结膜瘀血斑视神经损伤

鼻——脑脊液鼻漏、嗅神经损伤

鼻——脑脊液鼻漏

耳——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至咽鼓管

枕——Battle征枕下部肿胀、瘀血斑

神经损伤

Ⅰ、Ⅱ

Ⅱ—Ⅷ

Ⅺ、Ⅻ

(2)治疗

①颅底骨折如为闭合性,本身无需特殊治疗,着重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②合并脑脊液漏时即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需预防颅内感染,不可堵塞或冲洗,不做腰穿,取头高位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给予抗生素。

③漏口多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若超过1月仍不停止漏液,可考虑手术修补硬脑膜。

④对伤后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颅前窝骨折造成的熊猫眼征是指

A.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B.乳突部皮下瘀血斑

C.双眼视网膜出血D.眶周广泛瘀血斑

E.双额部皮肤青紫

开放性颅脑损伤特有的临床表现是

A.颅骨骨折B.头皮裂伤C.头皮血肿

女,35岁。车祸后昏迷,医院3小时后清醒。查体:神志尚清,双侧眶周青紫,右鼻孔有血性液体流出,嗅觉丧失,能遵嘱活动。临床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右鼻孔流出血性液体B.同向性偏盲C.嗅觉丧失

D.眶周青紫E.伤后昏迷时间较长

5.D6.D7.A

考点三、脑损伤

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大类。原发性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和脑挫裂伤,继发性脑损伤包括脑水肿、脑肿胀和颅内血肿。

闭合性脑损伤多由头部接触较钝物体或间接暴力所致,不伴头皮或颅骨损伤,或虽有头皮、颅骨损伤,但脑膜完整,无脑脊液漏。

造成闭合性脑损伤的作用力分为接触力和惯性力两种。单由接触力造成的脑损伤,其范围较为固定和局限,可无早期昏迷表现。而由惯性力引起的脑损伤则较为分散和广泛,常有早期昏迷表现。

通常将受力侧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其对侧者称为对冲伤。在惯性力的加速或减速过程中,脑损伤组织受到的剪切和张力不仅发生在受力处局部,而且常常发生在受力处相对部位,称为对冲性损伤。

前额→额颞叶颞部→对侧颞叶枕部→额颞叶颞枕部→额颞叶顶盖部→颞枕叶内侧

下列属于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是

A.着力点处大脑凸面的损伤B.左枕着力出现右额颞极的损伤

C.枕部着力出现枕叶的损伤D.额部着力出现额叶的损伤

E.左颞顶着力出现左顶叶的损伤

8.B

知识点1.脑震荡

脑震荡是最轻的脑损伤,其特点为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1)临床表现与诊断

①颅脑外伤史有明确的脑外伤史。

②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有的仅表现为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并无昏迷。意识恢复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和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

③伴随症状伤情较重者在意识障碍期间,可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改变、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弱、呼吸浅慢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的表现。但随着意识障碍的恢复很快趋于正常。

④伤后表现可出现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失眠、耳鸣、心悸、畏光、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持续数日、数周,少数持续时间较长。

⑤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⑥脑脊液检查如作腰椎穿刺,颅内压力和脑脊液在正常范围。

⑦头颅CT检查无异常发现。

(2)治疗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卧床休息5~7天即可。酌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畏惧心理,多数病人在2周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知识点2.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外力造成的原发性脑器质性损伤,既可发生于着力部位,也可发生在对冲部位。

(1)临床表现可因损伤部位、范围、程度不同而相差悬殊。轻者仅有轻微症状,重者深昏迷。

①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伤后立即发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由数分钟至数小时、数日、数月乃至迁延性昏迷,与脑损伤轻重有关。

②头痛和恶心呕吐为脑挫裂伤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局限于某一部位(多为着力部位),也可为全头痛,间歇或持续性,在伤后1~2周最明显,可能与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内压增高、脑血管运动功能紊乱有关。伤后早期的恶心呕吐可因受伤时第四脑室底的呕吐中枢受到脑脊液冲击、蛛网膜下隙出血对脑膜的刺激或前庭系统受刺激引起,晚期呕吐多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③生命体征轻中度脑挫裂伤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无明显改变。重度脑挫裂伤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血压上升、脉搏徐缓、呼吸深慢,危重者出现病理呼吸。

④局灶症状和体征伤后立即出现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运动区损伤可出现对侧瘫痪,语言中枢损伤可出现失语等。但额叶、颞叶前端等“哑区”损伤后,可无明显局灶症状或体征。

(2)诊断根据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局灶症状和体征、较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等,脑挫裂伤的诊断多可成立。但发生在额叶、颞叶等“哑区”的损伤,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而确诊需依靠辅助检查。

头颅CT

目前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典型CT表现为局部脑组织内有高低密度混杂影,点片状高密度影为出血灶,低密度影则为水肿区。此外,还可了解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等情况

头颅MRI

很少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但对于较轻的脑挫裂伤灶的显示,MRI优于CT

X线平片

不能显示脑挫裂伤,但可了解有无骨折,对着力部位、致伤机制、伤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腰椎穿刺

检查脑脊液是否含血,与脑震荡鉴别,同时可测定颅内压。颅内压明显增高者慎用

(3)治疗

严密观察

应由专人护理,有条件者应送入ICU监护

体位

清醒病人,可将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

昏迷病人,宜采用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涎液或呕吐物误吸

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脑挫裂伤处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昏迷病人必须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营养支持

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伤后3~4日,肠蠕动恢复后,可经鼻胃管补充营养

躁动

对于躁动不安者,应查明原因,应特别警惕可能为脑疝发生前的表现

癫痫

脑挫裂伤后癫痫可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应进行紧急处理

高热

可使代谢率增高,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中枢性高热可采用亚低温冬眠治疗

脑水肿

继发性脑水肿和颅内血肿是导致脑挫裂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①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治疗无效;②颅内血肿清除后,颅内压无明显缓解,脑挫裂伤区继续膨出;③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伤情一度好转,以后又恶化出现脑疝

男,48岁。摔倒后枕部着地。昏迷30分钟。急诊头颅CT检查示双额颞叶高低密度混杂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干损伤B.脑震荡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挫裂伤E.硬脑膜下血肿

头部外伤后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呈血性,最常见的临床情况是

A.脑震荡B.急性颅内血肿C.脑挫裂伤

D.急性硬膜外血肿E.急性硬膜下血肿

9.D10.C

知识点3.脑干损伤

(1)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多较严重,持续时间长。

②瞳孔变化较常见,表现为双瞳不等大,且大小多变,或双瞳极度缩小,或双瞳散大。

③眼球位置和运动异常脑干损伤累及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或外展神经核,可导致斜视、复视和相应眼球运动障碍。

④锥体束征早期多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以后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征阳性。严重者可有去脑强直,此为脑干损伤的特征性表现。

⑤生命体征变化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功能紊乱是脑干严重损伤的重要征象之一。

(2)诊断MRI在显示脑干损伤病灶时优于CT。

(3)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治疗方法类似脑挫裂伤。

(4)脑震荡、脑挫裂伤与脑干损伤的鉴别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概念

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主要指发生于大脑皮层的损伤,

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脑干结构紊乱、轴突断裂、挫伤或软化,常与轴突损伤并存

肉眼

无神经病理改变

有神经病理改变

有神经病理改变

CT/

MRI

无异常发现

低密度区内有点状、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影,周围低密度水肿影

MRI有助于确诊

光镜

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伤灶中央为血块

四周为皮层组织坏死及出血

脑干结构紊乱

轴突断裂、挫伤或软化

颅压

增高

增高

不增高

头痛

+

+

昏迷后无头痛

呕吐

+

+

?

昏迷

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逆行性遗忘

伤后立即昏迷,昏迷时间0.5小时,重症者可长期持续昏迷

伤后立即昏迷,昏迷时间长,程度深,无中间清醒期

男,28岁。车祸后昏迷3周。查体:昏迷,压眶反射消失,颈后仰伸,四肢强直性伸直,上肢内收、过度旋前和下肢内收、内旋、踝跖屈。该患者的损害水平在

A.脊髓B.脑干C.大脑皮层

D.小脑E.基底节

11.B

考点四、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颅内血肿按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血肿(3日内)、亚急性血肿(3日至3周)和慢性血肿(超过3周)。按部位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1)形成机制

①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的主要来源是脑膜中动脉,该动脉经颅中窝底的棘孔入颅后,沿脑膜中动脉沟走行,在近翼点处分为前后两支,主干及分支均可因骨折而撕破,于硬脑膜外形成血肿。此外,颅内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或导血管损伤也可造成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血肿多见于颞部、额顶部和颞顶部。因脑膜中动脉主干撕裂所致的血肿,多在颞部;前支出血,血肿多在额顶部;后支出血,血肿多在颞顶部;上矢状窦破裂形成的血肿,多在其一侧或两侧。

②硬脑膜下血肿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主要是脑皮质血管,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另一种较少见的血肿是由于大脑表面回流到静脉窦的桥静脉或静脉窦本身撕裂所致。

③脑内血肿浅部血肿多由于挫裂的脑皮质血管破裂所致,多位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深部血肿系脑深部血管破裂引起,脑表面无明显挫裂伤,很少见。

(2)临床表现和诊断见下表。

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外伤史

颅盖部、颞部外伤史

有头部外伤史

可有外伤史

血肿部位

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硬脑膜下腔

脑挫裂伤附近,白质深部

出血来源

脑膜中动脉最常见

脑皮质血管多见

脑皮质血管多见

好发部位

颞区75%、额顶区12%

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意识障碍

典型表现:昏迷→清醒→昏迷有中间清醒期

伤后持续昏迷,无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

伤后持续昏迷,无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

颅内压↑

清醒时有头痛、恶心呕吐伴血压增高、呼吸和脉搏缓慢

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可有生命体征改变

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可有生命体征改变

瞳孔改变

幕上血肿患瞳缩小→散大→双侧散大;幕下血肿较少出现瞳孔改变,容易呼吸骤停

复合型血肿,容易出现脑疝瞳孔进行性散大;单纯型或亚急性血肿瞳孔改变出现较晚

瞳孔进行性散大

神经体征

伤后立即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出现脑疝时可有对侧锥体束征脑干受压时可有去脑强直

伤后立即出现偏瘫等征象逐渐出现的体征是血肿压迫功能区或脑疝所致

与硬脑膜下血肿类似

诊断

头部受伤史+伤后昏迷→中间清醒期→昏迷+CT表现

头部受伤史+伤后立即昏迷,且进行性加重+CT表现

头部受伤史+伤后立即昏迷,且进行性加重+CT表现

(3)颅内血肿的CT表现①急性期表现为高密度影,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表现等密度影、混杂密度或低密度影。②局部脑沟、脑回受压移位和变形。③中线结构(第三脑室、透明隔、松果体等)移位。④脑室、脑池受压移位或变形。

血肿常见分布部位

CT征象

硬脑膜外血肿

颞部(常见)、额部、顶部、枕部

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局部常有颅骨骨折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额极、颞极、额叶眶面

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方

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

脑内血肿

额极、颞极及其底面

脑挫裂区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

(4)颅内血肿的MRI表现根据出血时间不同,磁共振信号强度有不同变化。

时期

受伤时间

MRI表现

超急性期

24小时

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

急性期

1~3天

T1加权像血肿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

亚急性早期

4~7天

T1加权像血肿周边为高信号,T2加权像为稍低信号

亚急性晚期

8~14天

T1、T2加权像均呈高、等信号

慢性早期

2~3周

T1加权像血肿中心为高信号,周围等信号;T2加权像血肿中心呈高信号,周围等信号

慢性期

3周

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周围低信号包绕,形成一个囊腔

(5)颅内血肿的治疗

手术适应证:①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②CT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③幕上血肿40ml,颞区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

颅内血肿的非手术指征:病人伤后病情稳定,无明显意识障碍,CT所示幕上血肿40ml,幕下血肿10ml,中线结构移位1.0cm。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

①—般病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或没有外伤史。

②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③血肿压迫所致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轻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

④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智力障碍、精神失常、记忆力减退等。

⑤CT检查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有助于确诊。

(7)颅脑损伤后瞳孔及神志的变化

瞳孔变化

意识变化

光反射

硬脑膜外血肿

患瞳从小→大

昏迷→清醒→昏迷

光反射消失

硬脑膜下血肿

瞳孔进行性散大

进行性意识障碍,无中间清醒期

小脑幕切迹疝

患瞳从小→大

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光反射迟钝→捎失

枕骨大孔疝

双瞳孔忽大忽小

较早发生呼吸骤停

颅前窝骨折

伤后瞳孔即散大,无进行性恶化

光反射消失

视神经受损

瞳孔散大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章节练习题

01

头部外伤后,最常触及头皮下波动的是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解析:B头部外伤按其解剖层次分为以下几种:①头皮下血肿,头皮下层与表皮层和帽状腱膜层在组织结构上连接甚紧密,使损伤后的出血受到限制,因此血肿通常较局限,且易于诊断。周围组织常因水肿变厚,触诊有凹陷感,容易误诊为颅骨凹陷性骨折,因此常需×线摄片方能断定是否合并有颅骨骨折。②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腱膜下层组织疏松,且帽状腱膜下的血液并不凝固,所以血肿易向周围扩散。检査时可见头部广泛隆起,界限不清,手指触压时有液体波动感。③颅骨骨膜下血肿,血肿不超过骨缝,且较硬。

02

头皮裂伤淸创的最佳时限,最迟应在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解析:C①头皮裂伤系头皮的开放性损伤,伤口多较平直,创缘整齐,多仅限于头皮。②处理原则是尽早施行清创缝合,不超过24小时,只要无明显感染征象,仍可彻底清创行一期缝合。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wh/120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