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鲍文娟通讯员深卫信)遇到市民突发心梗等突发紧急情况,深圳交警可穿越拥堵人流,使用AED进行心肺复苏,成为“路上最灵活”的急救者。在上周六举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急救条例》”)宣传活动上,深圳市卫计委向深圳交警铁骑投放了38台AED,深圳市急救中心也公布了与腾讯联合开发的一键可查、遍布全城的“AED地图”。

急诊费用可按

住院医保支付

医疗急救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实施急救的最佳时间大多在5至10分钟之内。上周六活动现场,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多家医院急诊科、急救公益组织开设了急救科普站,对于异物卡喉、徒手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包扎、急救VR等进行现场教学体验,活动吸引了多位市民驻足观看并跟随急救导师演练实操。

得了急病需要看急诊,过去,患者在急诊科的医疗费用,只能按照门诊的标准“报销”,而深圳《急救条例》施行后,患者看完急诊如果需要继续住院治疗,这一部分急诊费用将纳入该次住院费用,按住院待遇进行医保支付,这也意味着,报销比例提高了。

“AED导航”可就近

取出救命神器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被称为“急救神器”,是一种带计算机的医疗设备。如果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在数分钟内使用AED,则有最大的生存机会。10月1日,深圳《急救条例》正式施行,公共场所配备AED成为亮点之一。记者从宣传活动现场获悉,截至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已在各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区域投放了余台AED。其中,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配置了台,深圳地铁沿线配置了台。

此前,“深圳地铁集团”下辖的站点已实现“站站都有AED”,可是穿梭在这个城市的交警铁骑却只有技能还未配置设备。在上周六当日,深圳市卫计委向深圳交警投放了38台AED,将全部装载在交警铁骑上。今后,遇到急救突发事件,交警铁骑就会穿过拥堵的车流,载着AED,第一时间到来并熟练地使用AED进行心肺复苏,成为“路上最灵活”的急救者。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投放0台AED,并动员全社会参与,争取用10年的时间,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

这么多台AED,真要急救使用时,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那台?活动现场,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jg/171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