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引言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提出十个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而“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就是目标之一,所以今后在填写病案首页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主要诊断和如何给主要诊断编码就尤其重要了,提升该项正确率也有助于DRG及DIP试点工作的开展。然而住院病人情况复杂,有因疾病就医,也有因创伤或中毒就医,也有因康复性治疗或疑诊而住院观察等待。鉴于临床情况复杂多样,当前医师书写诊断有时又未达到规范化要求,为了便于编码统计人员选准主要诊断并正确编码,本文从病案编码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实例,讲解ICD-10编码中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方法。 疾病编码主诊断的选择 (一)总则 在本次医疗事件中,选择对健康危害最严重,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作为患者的主要诊断。 (二)疾病诊断填写顺序 1、治疗情况优先; 2、病因优先; 3、急性疾病优先; 4、本科疾病优先; 5、特异性情况优先。 (三)主要诊断的选择规则举例 1、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 例1: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律不齐 主要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2、如果出现的临床表现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疾病的(某个阶段)某种严重后果,那么要选择此严重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但是不选择疾病的终末情况(如呼吸循环衰竭)作主要情况。 例2: 冠心病 急性膈面正后壁心肌梗死 主要诊断:急性膈面正后壁心肌梗死 例3: 呼吸、循环衰竭 感染性休克 肺部感染 脑出血 主要诊断:脑出血 3、急性疾病优先 例4: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 支气管哮喘 肺源性心脏病 主要诊断: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 4、严重疾病优先 例5: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源性心脏病 主要诊断:肺源性心脏病 5、治疗情况优先 例6: 急性鼻窦炎(已治) 白内障(未治) 高血压 主要诊断:急性鼻窦炎 6、本科疾病优先 例7: (入住耳鼻喉科) 癫痫 耳真菌病 主要诊断:耳真菌病 例8: (入住神经科) 白内障 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缺血性心脏病 主要诊断: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7、当症状、体征有相关的明确诊断时,症状、体征不能作主要诊断。 例9: 血尿 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 下肢静脉曲张 主要诊断: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 例10: 腹痛 急性阑尾炎 主要诊断:急性阑尾炎 8、特异性情况优先 当主要诊断只是个笼统的术语,而其他诊断对性质有更为具体的描述,选择后者。 例11: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 主要诊断:脑出血 例12: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主要诊断:二尖瓣狭窄 9、选择疾病情况 例13: 扁桃体切除术后 慢性扁桃体炎 (本次住院行扁桃体摘除术) 主要诊断:慢性扁桃体炎 主要诊断不会选?买它! (四)各专科主要诊断选择特点 1、传染病 (1)与非传染病共存时,传染病为主要诊断。 (2)与恶性肿瘤同存时,以肿瘤为主(HIV)除外。 2、恶性肿瘤 (1)原发肿瘤伴有转移,如系首次就医,且不是专门对继发部位进行治疗,选择原发肿瘤为主要诊断,否则按治疗的情况选择。 (2)未指明原发部位的继发性肿瘤,选择继发性肿瘤为主要编码。 (3)肿瘤采用化疗或放疗的方法治疗,如果是首次就诊,按上述原则或选择原发肿瘤或选择继发肿瘤作为主要编码。如果是再次住院的维持性治疗,选择化疗或放疗的情况为主要编码。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选择肿瘤的编码为主要编码。 3、妊娠、分娩、产褥期主要诊断的选择 本章主要诊断的选择是对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情况的选择,也就是选择影响妊娠、分娩、产褥期处理的最主要并发症。 (1)人工流产 以流产为结局的妊娠,流产就是主要诊断; 因流产的并发症再次就诊者,该并发症可被选择为主要诊断。 (2)编码O80-O84是分娩方式的结局,当没有可分类于本章其他节的并发症或情况时,本节编码才能作为主要编码。即顺产、剖宫产、产钳分娩等分娩方式只有在没有产科其它并发症的情况时,才能作为主要诊断。 例如: ①孕40周,臀位,自然分娩,单胎活产。 主要诊断:臀位顺产。 ②足月分娩,左枕前,单胎活产,第一期产程延长。 主要诊断:第一期产程延长 次要诊断:头位顺产 4、损伤与中毒 (1)多部位烧伤:以烧伤程度最严重部位的诊断为主要诊断。 (2)多部位损伤:以最严重损伤的诊断为主要诊断。 (3)中毒:以中毒诊断为主要诊断,临床表现为其它诊断。 (4)内部损伤伴有浅表性损伤或开放性伤口时,以内部损伤作为主要编码。 例如: 胸部穿刺伤伴有血气胸 主要诊断:创伤性血气胸 (5)颅骨和面骨骨折伴随有颅内损伤,以颅内损伤作为主要编码。 例如: 颅底骨折伴大脑挫裂伤 主要诊断:大脑挫裂伤 (6)骨折伴随有同一部位的开放性伤口,以骨折为主要编码。 例如: 尺骨干骨折伴有开放性损伤 主要诊断:尺骨干开放性骨折 (五)主要手术操作的选择 1、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一样,同样有主要操作与次要操作之分,即也要有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 2、主要手术操作是指在本次医疗过程中,医疗资源消耗最多的手术或操作,它的医疗风险、难度一般也高于本次医疗事件中的其他手术或操作,通常与主要疾病相关。 3、选择主要手术操作时,只重规则,不考虑它与出院科别的关系。 4、当主要手术操作与主要疾病不相关时,在医疗付款中可能会被认为不影响医疗费用,即不给予更多的赔偿。 5、在手术与操作之间,主要诊断一般是选择与主要疾病相关的手术作为主要诊断;在治疗与检查之间,一般要采用治疗作为主要诊断。 (六)医生的诊断书写习惯与ICD要求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分类的国际标准,不是疾病命名的标准。医生书写疾病诊断时可以参考ICD-10中的疾病诊断,但不能要求完全按照ICD-10书写诊断,因为ICD-10不是标准疾病命名。 疾病诊断书写问题及对编码的影响 1、并发症作诊断 将已经确定病因应合并书写的诊断分开书写,使用并发症作诊断。 例如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N20.1); 第二诊断为肾积水(N13.3); 正确诊断应该是: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N13.2)。 2、部位不明确 例如: 结肠息肉(K63.5),写为肠息肉(K68.8); 嵌顿性腹股沟疝(K40.3),写为嵌顿疝(K46.0)。 3、疾病诊断不按病例报告书写 (1)与病理诊断不符。 例如: 入院诊断甲状腺腺瘤,入院后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0-1级,出院诊断却填写为甲状腺腺瘤(D84M/0),正确诊断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0-1级(C73M/3)。 (2)疾病性质含糊笼统。 已做病理检查的疾病仍使用含糊笼统诊断。 例如: 入院诊断胃窦癌,入院后病理报告为胃窦印戒细胞癌,出院诊断仍笼统地填写为胃窦癌(C16.3M/3),正确诊断是胃窦印戒细胞癌(C16.3M/3); 入院诊断肾病综合症,入院后病理报告为肾小球微小病变,出院后诊断仍只填写为肾病综合症(N04.9),正确诊断是肾病综合症-肾小球微小病变(N04.4)。 4、未注明疾病的急慢性情况 未注明疾病的急慢性导致假定分类,编码准确性受影响。 例如: 颌下淋巴结炎,应注明急性或慢性,如为急性归皮肤皮下组织疾病(L04.0),如为慢性归循环系统疾病(I88.1),如未注明急、慢性情况,则假定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归循环系统疾病(I88.9)。 5、疾病的晚期效应 医师只写“XX病后遗症”漏掉了疾病的残留情况(即晚期效应的临床表现),导致主要编码遗漏。 例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B91),医师只写这一诊断,阅病案残留情况为马蹄内翻足,正确诊断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马蹄内翻足(主要编码M21.57马蹄内翻足,附加编码B9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6、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未填写或填写笼统 (1)外部原因未填写,导致主要编码错误,外部原因编码漏掉。 例如: 一名员工不慎从建筑物上跌落,临床医师仅在出院诊断上填写脑出血,而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未填写,如不认真查阅病案,通常按非创伤性而归入循环系统疾病(I61.9)。正确书写应在出院诊断填写脑出血的同时,还必须在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填写不慎从建筑物上跌落(附加编码W13.6),此时的脑出血属创伤性,归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主要编码S06.80)。 (2)外部原因填写笼统。 临床医师通常笼统地填写“车祸”、“跌伤”、“农药中毒”等,使编码受到影响。 如农药中毒,其分类原则主要是按中毒的意图,发生场所进行的。 例如: 在田间喷洒百草枯中毒(X48.7); 在家服百草枯自杀中毒(X68.0); 在家饮用水中被百草枯加害中毒(X87.0)。 7、滥用术后诊断术语 (1)错误使用术后诊断。 把本次住院通过手术治疗的某种疾病,以“XX术后”作为疾病诊断填写,多见于转科病案。 例如: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在外科做了手术,因合并别的疾病需转科治疗并在他科出院,出院诊断却填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无法编码),正确诊断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K35.9)。 (2)术后诊断书写不完整。 医师在书写术后诊断时通常只简单写上“XX术后”,而不写明术后住院治疗相关的诊断情况,增加了分类编码难度,因为手术后的情况很多。 例如: 术后切口感染(T81.4)、术后肠梗阻(K91.3)、术后复发(按原疾病编码)、骨折术后取钉(Z47.0)、术后随诊检查(Z09.0)等等。 二、影响编码准确性的原因分析 疾病诊断名称是疾病分类的基础,ICD-10有其严格的规范要求,疾病编码是否准确与临床医师的疾病诊断书写密切相关。临床医师书写疾病诊断不规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ICD-10知识欠缺。 我国医学院校均未开设ICD课程,临床医师对ICD-10不了解,没有掌握疾病诊断正确书写方法和ICD-10编码要求,在书写诊断时忽略了一些疾病特性的填写,对损伤和中毒外因填写不重视。 2、医学基础知识不全面、不扎实。 ICD-10编码需要根据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病历中提供的各种不同的特征来确定其编码,这就要求编码人员必须精通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及相关科学知识。 3、长期养成的不规范书写习惯。 临床医师对ICD-10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愿望淡漠导致过去一些不规范书写习惯延续至今。 总结疾病编码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医师们书写的疾病诊断。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们从病案源头把关,做好病案诊断的书写工作,配合编码人员做好疾病编码工作。病案编码是一项较为繁杂又没有名利的幕后工作,医院DRGs的绩效评价和医保支付结果,十分重要。一个严谨而高效的病案室,医院医疗安全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医院绩效评价和收支平衡。希望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和编码人员能了解编码工作的重要性,配合默契,不断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本文采编自《中国病案》,仅供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jg/14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