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与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于伤口治疗者来说,了解与掌握不同的伤口敷料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能够在不同治疗方案之间进行比较选择、掌握好应用的时机与方法、随时监控与调整,对于伤口专家来说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 今天,要想做一名伤口专家,医生们不仅要对湿性愈合的生理、生物膜、金属蛋白酶、感染、伤口床准备、伤口分类等等了然于心,还要明白如何让伤口敷料在合适的环境下发挥最大的作用。 湿性伤口治疗 Winter博士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湿性愈合理论对于开创伤口治疗革命起了重要的作用。Hinman和Maibach在人类研究中印证了Winter的发现,即湿性环境下上皮化速度快。这些研究共同奠定了人们对湿性愈合的理论认识的基础,当今医疗界,湿性愈合理论与湿性敷料已经被广泛接受。人们现在知道伤口愈合需要平衡的湿性环境,上皮细胞从伤口边缘开始爬行直至铺满伤口床需要在湿性环境下完成,在干燥结痂的伤口,上皮细胞必须在痂皮下艰难“挖洞”前行,愈合速度变得缓慢。 相对于传统的纱布,现代敷料的优势在于可以维持伤口的平衡湿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不黏连伤口,减少患者疼痛,减少更换次数,经济高效。 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也见证了伤口敷料的快速发展,新材料不断被应用于伤口治疗,例如软聚硅酮和抗菌剂,银敷料经历了爆炸式增长。胶原蛋白和基质敷料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生长因子成为研究的热点,负压治疗开始用于渗出严重的伤口。低能量激光和电刺激治疗被研究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和对伤口愈合的效果。高压氧也因为良好的表现被推荐用于临床。其它被用于伤口治疗的还有同种异体移植物或皮肤替代物。皮肤替代物由真皮细胞、表皮细胞以及基质构成,可以是自体来源、异体来源或异基因来源。 此外,新的研究使研究人员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