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十一、应急技能 Emergencyskills (一)识别危险标识 危险标识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危险信息,提示人们周围环境中有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常见的危险标识包括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生物安全等。 识别常见危险标识,远离危险,保护自身安全。但要注意,危险标识只起到提醒和警告作用,它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 (二)外伤处置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1.外伤急救注意事项 (1)检查生命体征。检查伤员的神志、呼吸、脉搏等情况,确定伤员的生命状态。如果伤员呼吸心跳停止,要先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保持呼吸通畅。清除伤员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减少出血、防止休克。出血较少时,可直接压追局部止血;出血较多时,应就地取材,迅速止血。 (4)伤口处理。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包扎时,绷带或布条要松紧适度,既不要滑脱,也不要缠绕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2.大量出血时的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的软布作为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再用棉花团、纱布或手帕、毛巾折叠后放在敷料上面,然后用绷带、布条或长筒袜紧紧包扎。 (2)止血带止血。当四肢大动脉出血(喷射状出血),或在伤口加压包扎后无效时,应采用止血带止血。如果身边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毛巾、图巾、领带、长简袜等物品代替止血带包扎止血。 3.腹部外伤处理 ●发生腹部外伤时,应让伤员仰卧屈膝。不要揉压腹部,而且要禁食禁水。 ●如果有内脏突出,严禁将内脏回放,应用盆、碗等器皿扣盖突出内脏,然后用绷带或布条固定。 ●如果腹腔有异物刺入时,不要将异物拔出。 4.骨折处理方法 发生骨折后,伤员会感到伤口处疼痛难忍。伤口局部会出现肿胀、青紫,也可发生受伤局部的变形,甚至出现肢体变短。发生骨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没有危及生命的伤员,首先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再移动伤员。如果伤员有外伤出血,要先止血,再进行固定和移动。 (2)怀疑颈部和脊椎骨折的伤员,应平移、平放,避免头颈晃动,将伤员全身固定在硬担架(如竹、木等板材)医院。 (3)对于肢体骨折的伤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如硬树木枝条、浮木、书本等对受伤肢体进行固定。如果是下肢骨折,在找不到可利用的夹板时,可用未受伤的下肢充当夹板,与受伤下肢固定在一起。肢体与夹板之间要垫平,夹板的长度要超过受伤部位的上下关节,并固定、绑好,留指(趾)尖暴露在外。 (三)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伤病员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主要用于抢救心肌梗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触电、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伤病员。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判断有无反应。 2.检查呼吸。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判断有无呼吸。 3.呼救。呼救周围人打急救电话。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及中指触到喉结,平移至颈部肌肉前缘,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向后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次/分,正确的按压深度5-6cm)。 7.打开气道。保持患者仰头抬颏,看口腔有无分泌物,无假牙等,清除气道异物。 8.人工呼吸。施救者用一手捏闭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吹气时间1秒钟,连续吹2口。 9.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五个循环,然后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如果无呼吸,继续做五个循环,直至复苏成功或救护车到来。 (四)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应对常识 1.地震应对常识 (1)室内如何避震 ●迅速远离门窗、阳台、预制板墙、楼梯、电梯。 ●正在用火用电时,应立即关掉煤气开关和电开关。 ●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且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蹲下或趴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遮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2)户外如何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以免造成踩踏。用包等物品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不要在过街桥和立交桥上下、高烟囱和水塔下停留。若正在过桥应紧紧地抓住栏杆,带主震发生后立即离开。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高耸或悬挂危险物。 ●正在驾驶车辆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应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悬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3)地震时如果被压的应对措施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要稳定情绪尽可能地改善自己的处境并设法脱险。 ●尽可能将手臂挣脱出来,用温湿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用破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用石块、铁具等物体敲出声响,不要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利用身边容器、塑料袋、雨布等收集雨水(必要时收集尿液)备用。 (4)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的应对措施 ●燃气泄漏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要匍匐、逆风地向安全地方转移。 ●毒气泄漏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2.火灾应对常识 (1)镇定第一。首先一定要冷静下来,如果火势不大,可尽快采取措施扑救。如果火势凶猛,要在第一时间报警,火警电话,并迅速撤离。 (2)注意风向。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在火势蔓延之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3)毛巾捂口鼻。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人员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进入口腔,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4)结绳逃生。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将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顺绳滑下。 (5)暂时避难。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若暂时被困在房间里,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6)靠墙躲避。消防员进入着火的房屋时,都是沿墙壁摸索进行的,所以当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向墙边或者门口。同时,这样做还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3.洪水、泥石流应对常识 (1)洪水紧急自救 ●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2)泥石流逃生要点 ●要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 ●来不及奔跑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就近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面或者后面,如:山洞、大树等,或者蹲在地沟、坎下避让,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 ●要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要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滯后于降雨暴发,有时泥石流会间歇发生。 ●白天降雨较多后,夜间密切注意雨情,要提前转移、撤离。 ●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不要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不要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要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 ●乘汽车或火车遇到泥石流时,要果断弃车而逃,躲在车上容易被掩埋在车厢里室息而死。 (3)洪水泥石流灾后防病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家禽畜。 ●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避免收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问题解决。 制作: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zl/17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