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聚餐席间去上厕所,不慎摔倒在洗手间,45岁的王伟(化名)右手手臂被瓷砖刮出一个10多厘米的伤口,鲜血直流。朋友想到“包扎”“捆扎”止血,用一根绳子拴在了王伟受伤的手臂上——肘关节处,用毛巾包裹着便来到医院求救。  到医院后才从医生口中得知,因为不适当的止血方法,反而加重了王伟手臂伤口的出血,已经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如果再晚就诊,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为患者检查

男子外伤出血用绳子捆住手臂错误止血险些休克“患者就诊时,喷涌而出的出血量着实让我很惊讶!”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尹磊当晚值班,他告诉记者,凌晨1点左右,王伟在朋医院就诊。看着患者手臂上的毛巾已经被鲜血染红,再看看男子手臂上捆着的绳子,经验告诉尹磊情况不容乐观,男子的出血量太多,已经非常危险,甚至出现了休克的症状。

手术现场

“绳子捆扎的位置不正确,反而加速了出血!”尹磊马上让男子平躺,取下毛巾,一边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一边紧急通知手术室准备。取下毛巾后,手臂上的出血口非常大,血液喷涌而出,尹磊医生及时将纱布放在伤口局部,施行正确的加压包扎止血,然后启动绿色通道,开通静脉输液,紧急手术。该男子被迅速送入了手术室进行抢救。近3小时紧急手术医生巧手“缝”上全部血管手术由医院骨科主任,显微外科专家周家顺主刀,经过近3个小时的“缝缝补补”,医生终于在显微镜下完成了患者血管的缝合,神经和肌肉等组织的再接。“该患者伤口是竖向划开,血管也不是普通的横截断,而是竖着切开了很大一截缺损,动脉、静脉全部断开,这也是导致出血量如此之大的原因。”周家顺介绍,从患者的情况分析,该男子出血量至少达到全身血量的一半。

周家顺主任

凭借经验,周家顺主任与尹磊等医生通力合作,在仅输血毫升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7月15日,记者在医院看到了王伟,如今的他恢复良好,嘴唇上逐渐有了血色。他告诉记者,受伤后,因为自己的“紧急处理”不适当,导致加速出血,险些休克丧命,他感到有些后怕。“患者将绳子捆扎在肘关节处,不仅没有对动脉起到阻断的效果,还使得静脉回血也受到阻碍,‘只来不往’,更是加速了出血。”周家顺告诉记者,失血过多不容小觑,患者也许上一秒还能说会道,下一步就可能因为休克而出现瞳孔散大等情况,性命堪忧。捆扎肢体上三分之一处争取急救“黄金10分钟”香灰止血、烟灰止血等等一些所谓的“土办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还做过。不适当的急救方法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那么当意外到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周家顺主任告诉记者,如果患者是上肢出血,可以就近使用周围的物品,如男士领带、窗帘、床单等,撕下折叠成5厘米左右的布条,首先对出血部位加压包扎,然后抬高患侧肢体,减少出血,及时就医。对于近端阻断血流式的捆扎方式,类似医用止血带的方发部位是在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尽量靠近腋窝的地方,下肢出血,绑大腿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应以摸不到远端血管跳动、伤口出血停止为度,但是最好由专业医生使用,才能保证正确使用,否则会得不偿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黎雯(左一)介绍急救知识

“意外和伤病发生后,10分钟之内的急救特别重要,这时候可能医务人员来不到现场,怎么办?现场的人员可以自救和互救!”医院外科片区护士长,主管护师黎雯向记者介绍,当意外伤害发生时,为患者争取“黄金10分钟”非常有必要。黎雯表示,每一种意外伤害的第一时间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比如高处坠落不能第一时间移动伤员,创伤失血需要加压包扎,正确的转移病人到安全的地方等等,而这些急救知识现场人员可能不一定都了解。“这时候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准确描述患者伤情,能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指导,为病人争取‘黄金10分钟’后,再等待救护车的到来。”黎雯说,当受外伤引起大出血时,失血量达到40%就有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止血,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如果不慎磕伤、割伤等导致出血,无须惊慌,根据出血位置、出血量大小,选择正确的止血方法,迅速、准确、有效的止血。如遇伤口深、出血量大、出血不止,应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罗欢

编辑章虹

编审干江东张传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zl/17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