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志玲 “宝爸,宝贝流鼻涕,会不会是感冒了?” “那我们快去药店买点感冒药,上次我剩下的阿莫西林还在么,抗菌消炎了就好了吧!” 上面宝爸宝妈的对话,是不是有点耳熟,注意咯,这里可是暗藏隐患,抗生素、抗菌药、消炎药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哦! 另外,宝爸宝妈们在“恐慌抗生素”的同时,却并不知道哪些是抗生素,那些是抗菌药,或者错误的认为都是消炎药。 我们来看看这三者的区别,在此科普分享给爱学习的宝爸宝妈们。 抗生素 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抗生素; 两性霉素B是有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 环孢菌素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则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 也许抗感染的抗生素太过于耀眼,“抗生素”原本只是说明药物来源的名词,却成了抗菌药物的代名词。 抗菌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的“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抗菌药物加上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就是抗感染药物。 消炎药 顾名思义,是指消除炎症的药物。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如感染、外伤、应激等都有可能引起炎症反应,所以炎症不等于感染,即使临床上很多时候炎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所以,消炎药更确切的是指对抗炎症反应的药物,基本上分为糖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抗炎药。 在以往的就诊观念中,消炎药常常等同于抗菌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1.细菌和病毒 宝贝患病最常见的感染,可以分为 1)细菌感染(如肺炎、急性咽炎等) 2)病毒感染(如大部分感冒等) 显微镜下的细菌军团 显微镜下面的病毒小子 细菌是原核生物,以二进分裂方式进行自我繁殖;病毒就不同了,没有细胞结构,依靠寄生在寄主的活体细胞中生存和复制。 抗生素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比如孩子易发的感冒,如何判断细菌或是病毒感染呢? 从目前发病率上讲: 病毒概率约70-90%; 细菌概率约10-30%。 从体温上看: 细菌感染体温忽上忽下; 病毒感染体温则居高或反复不下。 从口腔扁桃体看: 细菌感染扁桃体上多有脓点、充血、表面不平、乌暗; 病毒感染则表现为疱疹、滤泡、表面光滑、鲜艳。 从病症上看: 病毒感染一般是流清涕、咳嗽痰少; 细菌感染一般有脓性分泌物、咳嗽痰多。 从年龄看: 婴幼儿细菌感染较多, 大童的病毒感染较多。 从发病时间上看: 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比较急,并且症状不稳定,而细菌感染则开始轻后来重。 从病愈看: 病毒性感冒:通常可以自愈,一般是7-10天。 细菌性感冒:需及时治疗,不然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 但以上基于表征不能准确判断,进而还需要比如血常规等检测: 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会偏高,C反应蛋白值偏高。 如果是病毒感染:上面三项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值可能偏低,同时增加流感病毒类检测。 2.哪些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比较大的概念,包括抗菌素,抗肿瘤,抗免疫的三大门派。我们常说的抗生素一般是指抗菌素。抗菌抗菌,顾名思义就是 对抗细菌 常见的八类抗菌素是: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氯霉素类:如氯霉素 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 凡是抗生素类的药,名字都比较有特点,看到霉素、菌素、西林、头孢、硝唑,沙星、磺胺、培南、环素,基本是抗生素药物。 除了名字,说明书里还会看到这样的医学术语:“适应症用于敏感菌所致下列感染……”就可以判断是抗生素了。 3.神马是消炎药 当身体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或异物入侵,接触过敏源,外部损伤等等等不对头的情况,身体都会发出“宝宝病啦”的信号,就是出现各种“发炎“,比如红肿、发热、乏力、刺痛、流鼻涕、咳嗽、没胃口等,宝宝不开心了! 虽然很不舒服,但其实还是善意提醒,身体告诉我们要乖乖休息,不要出去调皮捣蛋,自身免疫系统就能集中精力对付细菌病毒,才能快快康复对不对? 就是说,发炎是对身体症状的描述,本身并不是“病”;而消炎是指消除症状,本身也不是治病。 用抗生素“消炎”:是打击细菌,打死了细菌自然炎症自己就消除了,如果炎症不是细菌引起的,那抗生素就需要靠边站休息了。 用消炎药“消炎”:针对病毒、外伤等情况引起的炎症,就能直达症处、直接缓解。 因为抗生素,消炎药都能消炎,所以很多人傻傻分不清,那么什么才叫消炎药呢? 严格地说,临床医学上,消炎药是指下面两种: 激素类:比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 止痛消炎类: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酮等。感冒药里很大一部分就是抗炎。 可见:消炎药是不对付细菌的,它只消除炎症这个症状。 4. 抗生素≠消炎药 为什么喜欢把抗生素和消炎药混为一谈呢? 因为我们都经历过细菌引起的感冒,在几次用过消炎药或抗生素病好后,我们就会觉得这药有效!以后“发炎了、发热了、不舒服了”一旦同样症状就吃它消炎吧。。。于是就混一起了。其实生病的病因是多样性的,例如儿童感冒,喉咙发炎啊,多数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也就是没用的。 所以抗生素和消炎药不能混着叫,也不能随意自行服用。 5. 抗生素的处方监管 现在大部分抗生素药物已列为处方药严格监管,应按医嘱处方配药并按疗程服用。 作为家长,一定要: 1、对不能确定的病症,要及时遵医就诊 2、真的要用抗生素的时候,也不要一律“恐抗” 3、宝爸宝妈增进了解医学常识,不当小白 4、实时注意冷暖+增强自身免疫力是组合王道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zl/165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