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质量控制以及评价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由于中药本身的复杂性、科学技术条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因素的局限,现行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难以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中药的质量,更难以反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地且传统公认的名优正品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也是历代中医评价中药材品质的一个综合而物质化标准。道地药材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属“药材”的“生态型”或“化学型”,次生代谢产物既是道地药材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最重要的表型特征之一。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的记载。《本草纲目》有“性从地变,质与物迁”的记载。《本草纲目》记载“动植形生,因方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本草经集注》有言“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说明在古人已经认识到特定自然环境对药用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目前,道地药材在辨别药材真伪、控制中药质量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材道地性已成为优质药材的重要保证。《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对照药材大多为其道地药材,供鉴定使用;在日本,道地药材已经被纳入汉方药生产企业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中,对生产的原料、配方和工艺等方面严格控制。 道地性可以看作是道地药材特有属性的简称,主要通过道地药材的质量性状(外观、所含次生代谢产物等)、遗传性状、环境特征等特性来体现。 以下将我国的道地中药材大概总结如下: 川药:四川西藏 川贝川芎黄连黄柏厚朴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断续花椒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 广药: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四大南药:益智仁阳春砂巴戟天槟榔 广藿香广金钱草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 云药:云南 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 贵药:贵州 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 怀药:河南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 关药: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蛤蟆油甘草麻黄(内蒙)黄芪赤芍苍术 北药: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 党参(山西陕西)柴胡黄芩(河北)酸枣仁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山东)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 华南药:长江以南南岭以北 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江西)牡丹皮木瓜(安徽宣城)乌梅薄荷(江苏)龟板鳖甲蟾酥蜈蚣靳蛇石膏泽泻(福建)莲子玉竹 西北药: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 大黄(西宁)枸杞子(宁夏)当归(甘肃)秦艽秦皮羌活银柴胡党参阿魏 藏药:青藏高原 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其他还包括甘松胡黄连莪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道地药材的品质与产地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有密切关系。世界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乃至整个中药资源领域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发展。“道地”的复杂性表现为物种的种质、动植物性别、部位、年龄、营养和食性(动物来源)、生理代谢过程、栽培驯化技术、采收期和产地加工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技术进步对药材质量的综合影响,其系统研究的任务还很重。我国道地药材产地的研究方向及对策将继续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 附:我国著名药学专著 著作 年代 作者 收载药物 特点 神农本草经 汉代 作者不详 收载药物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初步总结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为本草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 陶泓景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并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唐代 长孙无忌等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开创了他问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特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宋代 许慎微 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集宋代以前本草之大成 图文对照,方药并收; 附方余首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载药种,药图幅,附方0首 采用自然属性分类法,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学成就,在生化、天文、地理、地质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 赵学敏 种其中新增了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 创古本草新增收新药之冠 中华本草 当代 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 全书共35卷。前30卷为中药,种。后5卷为民族药专著 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的传统药学成就 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连接到赖海标医生好大夫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wh/131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