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开展新技术具体如下: 1、梅花针治疗乳癖(肝郁气滞型) 2、魏氏伤科导引术结合揿针治疗网球肘 3、足疗方、茶疗方 为方便居民,中心、分中心及服务站均开展中医项目,具体开诊时间如下: 中心中医科:周一至周六全天 分中心:周一、周五全天 东南服务站:周一至周五全天 公元服务站: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源服务站:周二、周四全天 幸福服务站:周二、周四全天 一、梅花针治疗乳癖(肝郁气滞型) 梅花针疗法为从针浅刺法,是由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和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的特点。 乳腺增生症,属于中医“乳癖”范畴,又称“乳痞”、“乳中结核”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更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有乳房胀痛、刺痛,触及乳房肿块伴压痛,时有乳头溢液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梅花针和刺络拔罐治疗乳癖有着确切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梅花针疗法对乳癖(肝郁气滞型)的两个关键症状环节即乳腺囊性肿块和周期性疼痛进行干预,达到活血通络破瘀止痛,调节内分泌水平,以治其本的目的,疗效迅速而巩固。 梅花针治疗 SHOTS 西医诊断 1、乳房出现不同性质的疼痛(胀痛、隐痛、刺痛等),疼痛程度不同,可出现放射性,放射至胸胁肩背。疼痛受月经周期和情绪影响。 2、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单侧或双侧均可出现,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形态不规则,活动度良好。 3、辅助检查:B超可见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和增多、增高、增强的反射波;其中部分腺体表现为光斑或光条反射区;囊肿形成表现为液性暗区,边界清楚具有局限性。钼靶X线可见乳腺增生区域出现均匀或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可呈局限性或广泛性;部分出现团块状、条索状或云雾状改变;部分患者可见散在分布的结节状钙化影。 中医诊断 主症:1.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肿块。2.乳房胀痛或压痛。3.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 次症:1.胸闷胁胀。2.善郁易怒。3.失眠多梦。4.心烦口苦。 舌脉:舌苔薄黄,脉弦滑。 标准:凡符合主症,以及次症中的2项以上,并有相应舌象脉象者。 二、魏氏伤科导引术结合揿针治疗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以肘部外侧筋肉局部微热、压痛,作伸腕握物并前臂旋后活动时胜骨外上髁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损伤性疾病,患者多为40岁左右之中年人。本病可由手肘突然用力不当而首次诱发,但多数患者起病缓慢,逐渐出现单方向性用力疼痛。 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众多,其中导引疗法是中医伤科外治法的一种,又称为练功疗法。魏氏伤科乃沪上伤科八大家之一,其导引治疗在继承前人经验的的基础上,历经几代人的实践疗效确切。而揿针由《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西医诊断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俗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中医诊断 1.有肘部外伤史。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拧衣服、扫地等动作使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间隙处、桡尺环状韧带处压痛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Mills)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Cozen)试验阳性。 4.X线摄片检查多无异常 三、足浴方、茶疗方 天气日渐寒凉,养生保健正当时,中心中医科推出了简单方便的足疗方、茶疗方。 内容来源: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原标题:《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开展新技术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hl/169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