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配合康复的器械被发明出来,让患者的康复训练更加高效,但同时又不缺乏趣味性,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积极性。 今天即将登场的这台康复器械就是我们上肢康复的好帮手。 问题1:什么是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康复机器人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上肢的三维运动模式,是针对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合计算机虚拟情景进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系统。 问题2:上肢康复机器人有什么特点? ①完善的评估系统在治疗前后进行全面的评估,不仅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也为治疗进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②丰富的游戏设定上肢康复机器人设有丰富的游戏,将训练融入其中,让训练不再枯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积极参与性。 ③多种训练方式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提供多种激励性的练习和游戏,鼓励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有效训练,提升其神经可塑性变化和运动再学习能力。 脑卒中上肢腕部屈伸障碍患者进行飞镖游戏模拟训练 脑卒中左侧上肢肌力缺失、控制功能减退患者进行切水果游戏模拟训练 躯干稳定障碍患者进行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 上肢肌力减退患者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上肢机器人康复训练 ④数据化前后对比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评估,记录训练过程中力量、速度、反应时间、主动占比等实时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新问题并针对性地改进治疗方案。 每次游戏训练都有得分,能够将患者的进步数据化,让患者享受进步的喜悦,提高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问题3:什么类型的患者适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临床上适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适应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 ②骨关节,肌肉,韧带损伤上肢或肩关节骨折,肩袖损伤,肩周炎等需要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及本体感觉训练患者。 ③老年或心肺疾病可进行上肢抗阻训练,有氧训练,肩部辅助呼吸肌群等训练。 ④儿童康复脑瘫、运动发育迟缓、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等。 ⑤认知功能障碍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或卒中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感知觉障碍、记忆力下降等。 问题4:借助机器帮助患者运动是否真的有效吗? 有效,康复机器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取得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普遍重视。 研究表明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控制性的运动训练是中枢神经损伤后有效的训练方法,对调整中枢神经网络以形成最佳运动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成人脑卒中康复指南》指出对于中重度上肢瘫痪患者,康复机器人治疗可提供强化训练,推荐有利于治疗。 问题5:比起传统康复,上肢机器人有何优势? 传统康复治疗的模式是治疗师一对一对患者进行治疗,由治疗师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运动,逐渐刺激患者受损脑部神经,修复脑神经。 这种训练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训练强度难以保证;训练效果受到治疗师水平的影响;缺乏实时评价训练参数和康复效果关系的客观数据。 而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 以上就是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介绍,听完之后你是否也跃跃欲试,如果你有方面的需求,欢迎来岳阳康复,我们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苗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康复医学科 审核:单春雷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附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 苗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 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师、主管技师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作业治疗,手外伤的作业治疗和辅具制作等。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作业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作业治疗教育国际化资格认证、手部创伤及疾患功能康复高阶资格认证、Klarity低温支具资格认证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卒中后偏瘫上肢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三维上肢模拟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康复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kjmd.com/mbyhl/14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