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 人物 建院60周年系列 黄乃聪先生小传 二师兄搜集 黄乃聪医师(年1月-年5月) 系浙江省金华市人。 九岁进金华贫民习艺所半工半读。 十六岁满师后,跟养父郑克荣学习中医伤科,养父督教甚严,为他后来医术的长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曾随养父临诊于医局,年始在金华净渠头自开诊所行医。 黄老医师一生好学,历代中医伤科著作他无不涉猎,潜心研究,经过多年勤学苦研和反复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人到中年,声誉日高。 年至年他受聘到浙江省中医学院(现为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教授伤科。 在授课期间,他精心编写内容完整、通俗易懂的教材,将自己从医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 其中“腰闪扭伤”、“破伤风”、“气性坏疽”、“脊柱骨折”等教材和论著,被收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主编的《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第七辑》和《广州中医汇编》。 他生前带徒五人,现均为金华市伤科骨干力量,其女儿黄引红继承父业,孙女黄立医院从事骨伤科。 黄乃聪医师出身贫寒,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他医德高尚,素以济世为怀,对有困难者,每每慷慨解囊相助。 医院创建人之一,医院业务副院长,直至病逝。生前曾任历届金华市(县)人民代表、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总会会员、金华市中医协会主任。 十年“文革”动乱期间,他在劫难逃,身心备受摧残,酿成严重疾病,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和休息,致使病情逐渐恶化,于年5月含恨与世长辞,终年62岁。 黄老医师行医四十余年,平生最推崇《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伤科大成》、《正体类要》、《医宗金鉴》、《伤科补要》等书,认为这些书对伤科治疗,内容丰富,方法齐备,治法简要,效果显著。 他擅长治疗骨折、脱位、金疮、跌打损伤和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疑难险症。 对骨折的诊断,整骨手法,功夫很深,在治疗骨折中强调整体观念,内外并治,动静结合。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 他在伤科内治法中提出:以四诊八纲为治疗依据,证分轻重表里,候分缓急疾徐,势别恍惚,掌握规律,辩别论治,灵活不拘。 在治疗骨折中根据骨折的病理变化,提出“七上八落”、“三让四追”的疗法。所谓“七上八落”、“三让四追”即在受伤七天中,其肿势达到高峰,在这期间,诊查矫纳夹缚三次,采用宽松法,以利营卫气血之畅通条达,八天后淤肿逐渐消退,乘这消退时期,约诊视敷药夹敷四次,包扎宜稍紧。他非常重视骨折早期练功疗治,他认为练功能推动气血流通,加速去淤生新,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黄乃聪医师敢于闯新,对陈旧性骨折、脱位采用先熏洗摇荡患者关节,使粘连组织剥离,然后进行复位,治疗后每能达到功能依复。 黄医师对医治破伤风颇有心得,医院常邀请他会诊,治法则以:“祛风疏络大表大透,使头汗淋漓及五心汗湿为度,佐以开窍熄风,豁痰利气,益气增液,以疏泄为主,益血滋阴为佐,一增其利,一除其害,不至枯涩,则形体不损,正气不竭,病毒自弱”;外治“彻底清洁创口,尽量彻透”保持创口清洁和通畅。 有一程姓病人,因外伤感染后继发破伤风。牙关紧闭,烦躁抽搐,经他会诊治疗,至第三天则出现转机,抽搐减而安睡。第四天牙关松开,之后再诊三次,共服药月余而好转。 对气性坏疽,他要求做到全面检查和准确诊断,用药审慎果决,立即暴露创口,排其败血,整洁创口,尽量彻透,药密能进,虽危不急,邪攻毒却,顿形化吉。 如病人邵XX,因右前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而致发生气性坏疽,证见高热、神昏、呓语,西医认为非截肢不能治,黄老医师诊后认为可救,当夜服药一帖而热退神清,二诊后病情稳定,再诊服药五帖而痊愈,病人感激不尽。 黄乃聪医师对疑难危重病人每试方都有效验记录,并留有副方注明年、月、日,其所留讲稿与资料甚多,可惜在“十年动乱”中付之一炬。 黄老医师极为反对门户之见,博采群芳,不断丰富自己,对西医骨科也积极学习。他常说,促进骨折愈合问题急需中西医同道结合,团结一致,共同攻克这一医学难题。 上述资医院内部资料修改。 后记 黄乃聪老先生是一代伤科名医,是金华黄氏骨伤科的开山鼻祖,医院的主要创建人,他曾为金华的中医事业做过许多事情,他的医德医风至今为金华人民称赞。 他少年贫苦,中年正直解放后百废待兴,他不遗余力投身中医事业,晚年却遭逢文革,身患重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休息,于年逝世。 对于这位“接骨神手”爷爷,后生小辈常怀敬佩敬仰之心,虽然笔者多方搜集整理资料,也联系了黄氏后人,但文字工作难免有所出入,不全之处望黄氏后人及弟子见谅。 上图为黄乃聪老先生处方手稿。 医院创建60周年之际,为使年轻一辈的中医能知晓前贤,了解历史,传承发扬,笔者再次编辑黄老的文章推送。 我想,60周年,最该铭记的名老中医就是这位曾经被誉为“接骨神手”的黄老先生了。 文字编辑——二师兄 处方图片——蔡予文 往期阅读: 名医黄乃聪处方鉴赏 金华骨伤科名医郑克荣 金华城里的一代宗师——接骨神手黄乃聪先生! 北京中科白殿疯北京中科白殿疯
|